季节性疾病预防——“空调病”是病?能治吗?
更新时间:2020-07-31 15:29:04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进入大暑节气以来,深圳的气温不断攀高,闷热异常,“湿热交蒸”达到极点。从中医学上讲,此时也是人体阳气最盛而阴气滋生、阴阳交替的时节。我国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空调逐渐成了人们在炎炎夏日中必不可少的伙伴,门外暑气蒸腾,身旁凉风习习,好不潇洒。殊不知,人们长时间使用空调,“空调病”却悄然来到我们身边。
“空调病”其实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并没有任何的医学指南收录这种“病”,它本身也不符合疾病的定义,而是社会学诊断的疾病——泛指由空调引发的不适,重者可诱发某些疾病。通常大部分人在离开空调房后,相关不适感觉也会逐渐缓解或者消失了。
导致空调病的原因有哪些呢?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室内、外温差太大。如果我们把空调控制温度调得太低且又频繁出入,人体的热调节系统无法快速适应,容易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就很容易出现呼吸道、肠道、四肢关节、以及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不适、甚至疼痛。
在盛夏的桑拿天里,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很多人调侃“我这条命是空调给的!”,并贪凉喜欢大汗淋漓时对着空调猛吹一通,殊不知这样十分伤身。因为人体遇凉气时,汗毛孔会突然关闭,寒气郁结体内,易造成暑湿感冒。并且每天多次出入冷气环境,人体经常遭受冷刺激,会导致血管频繁的舒张、收缩,并促使交感神经对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无形中给心脏增加了负担。夏季人们室外活动多,加之夏天昼长夜短,天气炎热,故睡眠时间也较其他季节少一些。因此,体内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出汗亦多。显然,在这个季节,心脏的负担会加重,倘若不注意对心脏的保养,很容易使心脏受到伤害,而心属火,伤心即伤阳气;这对于老年人群来说,也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2002年,国家制定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第4.2条表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冬季采暖温度标准为16~24℃,夏季空调温度标准值为22~28℃,符合这个标准的室内温度就属于广义舒适的室内温度,其中26℃是如今夏季广泛应用的室内温度标准。若将室外空气中最高气温与26℃的差值定为室内外温差,由图1可以看出,深圳市流感样(含普通感冒)病例数与室内外温差成明显正比关系:室内外温差在-2℃以下时,当地流感患病人数均在1000人以下;而当室内外温差大于-2℃时,有明显的病例人数增加,并且温差处于4.0-6.5℃之间时,出现流感高峰。图1中流感病例最大值出现在室内外温差是5.75℃时,患者达到1338人;因此,将室内外温差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是科学降低流感发病风险的重要举措之一。由此给我们以重要启示,若某些地区或某些时间段,当其出现高温天气(室外日最高气温≥35℃)时,毫无疑问,其“空调病”的发病风险将显著增大,应当注意重点防范。
图1 深圳市2003-2019年平均室内外温差与周流感样病例数散点图
此外,如果夜间开空调睡觉,早上醒来人们会发现全身干巴巴的,这是因为空调在制冷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使室内的空气变得越来越干燥,我们的皮肤、鼻粘膜、气管粘膜都会丢失水分,导致功能紊乱、抵抗力降低,各种病毒、细菌就容易趁虚而入,最常见的就咽炎、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再者,开空调房间往往都是门窗紧闭的,空气流动性差,会导致病原菌滋生,同样会引起很多呼吸道的疾病,比如说感冒、流感、肺结核等。加之空调内容易积攒灰尘、螨虫等,一旦它们随着空调风吹出来,在封闭的室内环境累积,这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皮肤病的人来说都是很大的健康隐患。
由于我国南方夏季生活中离不开空调,在使用空调时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调整好空调的控制温度,室内温度维持在26-28℃摄氏度左右为宜,温度过低既耗电、又增加了人们出入的健康风险;其次要注意空气流通,隔一段时间就要开开窗通通风,防止房间内空气质量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偏高;还要注意增加空气湿度,身体也要及时补水,最好喝温开水,切忌食用过多冷饮;再者,每年使用前最好请专业师傅对空调进行彻底的修理、清洗,去除可能的健康隐患;最重要的一点,切忌从室外进入室内后对着空调出风口直吹,大汗淋漓时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风,此时容易寒邪入侵,引起多部位的不适;最后,患有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等疾病的人群也要适度地使用空调,避免疾病加重。如果身体已经出现空调病症状,如疲乏无力、颈肩痛、打喷嚏、全身发冷等,可以通过喝姜汤、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来驱寒气;如果感到关节疼痛僵硬,也可以采用局部热敷的方法进行缓解。
冯虹玫撰稿,马盼、王式功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