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气象服务 > 专项服务 > 健康气象服务 > 健康气象推文

高温天气、谨防运动猝死

更新时间:2020-07-06 10:47:00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据报道,6月5日晚间,一男子在深圳市福田区某羽毛球馆运动后,出现身体严重不适,经众人施救及120抢救后,仍没能挽救其生命。而在深圳夏季高温闷热的天气条件下,类似的事件早已屡见不鲜。如,2018年7月,一男子在深圳大运中心运动时突然倒地不起,经抢救无效死亡;2018年5月,在深圳湾公园,一名37岁的男子在进行15公里的长跑后晕厥倒地,医生赶到现场时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被诊断为“热射病”,并收入ICU治疗;同年5月,在深圳龙岗河一名青年男子在跑步时晕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由此可见,上述种种不幸绝非偶然,高温天气与运动猝死之间必然存在内在关联。

  WHO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定义:运动猝死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 h 内意外死亡[1]。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日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群日益增多,对其进行科学合理指导,规避相关运动风险意义重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体育总局为调查我国运动猝死规律[2],收集了2000~2007年23个省(市)的103例运动猝死案例,发现有以下规律:(1)男性运动猝死人数明显高于女性(约9:1);(2)运动猝死多见于年龄≤30岁和>50岁的人群,以大、中学的学生(47.6%)和离退休人员(17.5%)为主;(3)运动猝死易发的项目主要为跑步、足球、篮球等中高强度运动,且猝死风险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呈正相关关系;(4)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发生高峰在早晨,常见于极端高温、低温和天气多变的季节;(5)运动猝死的病因中,心源性猝死占绝大多数(约78%),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心肌炎、瓣膜性心脏病、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特发性心肌肥厚、急性肺水肿等;其次为脑源性猝死(约17%),具体包括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或高血压、动脉硬化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

  为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的心率变异性[3],实验人员设定温度36.0℃、相对湿度60.0%、氧含量20.8%,由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力竭运动,发现高温高湿可导致机体散热途径被抑制,大量血液分布于体表以降低核心温度,使机体的心血管系统承受着极大的负荷(心率最大),心率变异度指标也呈现出高的猝死风险。因此,内科医生指出: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人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血液循环等生理功能都会出现异常改变。高温时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明显增加,以加快散热来维持正常体温;而使内脏血流量下降,生理调节逼迫心脏更加努力地工作,心率就会更快。与此同时,若在高温下再进行体育运动则使人体大量出汗,如果没有及时补充体液,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液黏稠度随之增加,易形成血栓,进一步加重了心血管负担,使心血管疾病突发的风险极大。另外,夏季人体交感神经易兴奋,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会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梗或脑梗,引发猝死。此外,高温也容易造成睡眠质量下降、血压升高,使人抵抗力降低,如果存在基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话,在高温天气运动猝死的风险便会大大升高[4-5]

  高温天气下如果身体出现下列情况,应特别警惕:

  ①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发生的风险增大。

  ②心慌

  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频繁发作,则需及时就医治疗。

  ③心跳过缓

  若出现心脏跳动速率减慢,说明起搏细胞功能变差,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④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需格外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⑤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极易引起急性心衰,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

  ⑥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轻飘,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健康的健身爱好者在夏季运动也应注意:

  ①尽量避免高温天气的室外运动

  夏季气温高时人体各系统负荷本身较重,而过量运动会使血糖偏低、抵抗力下降,严重的则会导致昏厥,对健康反而不利。尤其要尽量避免正午到下午高温期间的户外运动,高温下紫外线辐射也特别强烈,会灼伤皮肤,甚至使视网膜、脑膜也受到刺激。

  ②选择吸汗透气的运动服

  深圳夏季的温、湿度都很高,运动时一定要穿吸汗透气的棉织品类运动服,以宽松款式最佳。且运动后应及时换下湿衣服,有利于身体的散热排汗。

  ③提前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水

  夏天运动会使体内的水分迅速流失,运动前10-15分钟应进行适当补水;运动期间也要少量多次饮水,不要饮用过甜、过冷的饮料;运动后最好补充温的淡盐水,也可选择低糖含盐饮料或运动饮料。如果运动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更加疲劳。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使出汗更多,而盐分也会进一步流失,易引发痉挛、抽筋。

  ④合理摄入能量

  运动前应注意补充体力,建议前一个小时要吃些主食或者水果,可预防摄入热量过低导致的低血糖,降低相关风险。

  ⑤降温需循序渐进

  运动过后不可立马降温,由于此时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各器官的新陈代谢均较快,不宜受冷气、冷水刺激。正确的做法是先慢走降温,擦干身体后再用温水洗浴,才能有效减少运动伤害。

  ⑥莫忘防暑防紫外线

  若在户外运动,还要戴上运动墨镜、太阳帽,擦防晒霜来防止紫外线的侵袭;身边常备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丸)等来预防中暑。

  医生还建议,高温天气下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在饮食上可增加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且不宜长时间地吹空调和电扇,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

  再次提醒广大健身爱好者,在高温天气期间,运动一定要避开每天的高温时间段,量力而行,不可一味追求运动强度;并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若感不适应即刻停止并通风休息;有基础性心血管疾病者更要严禁剧烈运动,并遵医嘱按时服用预防性药物。



  参考文献

  [1] JACK M, GOODMAN. Exercise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Etiology in apparently healthy individuals [J]. Sports Sci Rev, 1995, 4(2):14-30.

  [2]高晓嶙,常芸.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9, 045(002): 83-87.

  [3]周越,陈相可,郑晨.高温高湿环境力竭运动中机体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特征[C]//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血管保护"学术研讨会. 2015.

  [4]潘志军. 运动性猝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6, 010(040): 190-192.

  [5]朱磊, 刘洪珍. 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及其干预[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08): 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