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 > 气象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学习强国:《深圳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 深圳积极培育发展气象科技产业

更新时间:2023-08-24 17:27:08 来源: 学习强国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方胜

  近日,《深圳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由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若干措施》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对深圳气象事业提出了哪些建设目标?又有哪些“深圳特色”?为此,中国气象报、深圳特区报记者联合专访深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德峰。

  刘德峰表示,《若干措施》明确了深圳气象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全灾种监测、全时域响应、全行业研判、全周期服务、全方位赋能”为特征的数智气象服务体系。深圳还将积极培育和发展气象科技产业,强化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3个产业科学中心,建成产业众创平台,培育一批气象科技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对新能源、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精准赋能,避害与趋利并举,更大程度满足城市安全运行需求和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作出深圳贡献。

  问:《若干措施》提出了哪些建设目标?

  刘德峰:《若干措施》明确了深圳气象“3433”发展战略,即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智慧气象服务、气象科技产业发展三方面先行示范,在综合气象观测体系、资料同化技术、人工智能气象预报技术、预警靶向精准发布技术四方面竞标争先,开辟气象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人工智能气象应用三条新赛道,创新气象基层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三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模式。

  结合深圳的城市定位和使命任务,提出气象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全灾种监测、全时域响应、全行业研判、全周期服务、全方位赋能”为特征的数智气象服务体系,更好服务“五个中心”建设;到2030年,气象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建成大城市气象综合观测、人工智能气象预报、智慧气象服务示范区,气象科技产业发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2035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达到国际先进城市水平,智能气象观测、区域数值同化技术、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深圳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若干措施》主要内容有哪些?

  刘德峰:《若干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方面:一是突出气象的科技属性,提升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气象核心科技攻关、应用型创新引领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和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等创新平台;二是突出基础业务能力提升,围绕全灾种监测、全时域响应、全周期服务、全行业研判、全方位赋能,夯实数智气象基础能力;三是突出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气象”赋能、大型活动气象服务、智慧气象惠民、生态气象服务等四项行动,保障全球领先的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物流中心、消费中心、金融中心建设;四是突出深化气象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组织领导、法治建设、投入保障、开放合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凝聚气象高质量发展合力。

  问:《若干措施》用了较大篇幅明确积极培育和发展气象科技产业,这与推进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有什么关系?具体将如何推进?

  刘德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自身的产业化,可以为经济发展拓展渠道、增添动能。深圳培育和发展“20+8”产业集群,有一半的产业与气象紧密相关,如安全节能环保、海洋、低空经济、无人驾驶、新能源等,都需要气象科技精准赋能。

  深圳地处沿海,天气气候复杂,作为人口、经济密集的超大城市,对气象条件变化敏感性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行业发展、市民美好生活等各方面对气象服务需求日益增多,气象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要解决气象服务供需不平衡问题,就需要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气象科技产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到气象科技和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研发中,强化高质量气象服务供给。因此,气象科技产业发展是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保障,也是实现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关键一招,更是需求倒逼气象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深圳具有良好气象科技产业发展优势,产业链、供应链齐全,发展气象科技产业有坚实基础。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20+8”产业集群发展部署,结合中国气象局党组统筹推进气象科技能力与社会服务现代化的要求,以需求为导向,加快打造资料同化、智能预报和天气工程3个科学中心,在新能源、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细分领域与中央企业、本地行业龙头合作,共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龙头企业,吸引域内外资源,实现多圈层产业生态,发展细分领域“一平台、一龙头、众创式、多场景”模式,对相关行业产业进行精准赋能增效,逐步形成市场主体有活力、监管规范有效的气象科技产业先行示范区。

  问:人工智能应用越来越广泛,《若干措施》多处提到要推动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深度应用,接下来会发展哪些人工智能气象预报或服务?

  刘德峰:近年来,深圳气象部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深入开展气象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强降水临近预报、资料同化及云微物理参数等方面的研发,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港澳台重点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短临预警能力由1小时有效推进到2小时。

  未来,我们将加强与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加强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前沿科学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及集成,开辟人工智能气象技术及应用的新赛道,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预警、高分辨率数值模式释用、区域气象预报大模型、历史相似个例智能挖掘等领域,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报预警信息生成技术,不断提升灾害性天气的精准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灾害精准防御的效益。

  问:《若干措施》提出要建设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系统,气象部门将如何推动该项工作?

  刘德峰: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与传统的气象要素预报不同,是要将气象要素与城市运行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融合分析,为防范化解气象不利影响提供更精准的指引,这比常规天气预报的要求高得多。

  为推进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全面落地,更好地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根据深圳防灾减灾实际,结合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我们将加强与水务、自然资源、住房建设、交通、环境等高影响行业的跨领域跨学科融合,建立气象灾害致灾风险阈值指标和风险算法模型,在高分辨率数值预报基础上,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类别(不同承灾体类型)、分等级的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服务。

  同时,构建“智能预报+气象服务”业务体系,重点发展城市内涝、水库蓄泄、山洪地质灾害、超高层建筑、道路拥堵、大气污染等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为超大城市台风、暴雨等重大气象灾害应对提供滚动式预报、递进式风险预警服务,进一步健全水务、住建、交通、旅游等高影响行业以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为市委市政府、各相关部门防灾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信息直通社区网格,助力基层社会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