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 > 气象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羊城晚报:《深圳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工措施》出台

更新时间:2023-08-24 17:27:20 来源: 羊城晚报

字体:
打印本页

积极培育发展气象科技产业

力争5年打造3人产业科学中心

202308240101.jpg

深圳加快实现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

  文图 羊城晚晚报记者李晓加

  “积极培育和发展气象科技产业,强化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3个产业科学中心,建成产业众创平台,培育一批气象科技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圳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近日由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深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德峰解读《若干措施》时作出上述表示。

  刘德峰表示,通过实现气象对新能源、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精准赋能,避害与趋利并举,更大程度满足城市安全运行需求和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作出深圳贡献。

  “3433”助力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目标

  刘德峰说,深圳制定出台《若干措施》,是解决深圳气象高质量发展短板,进一步推动气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提高气象服务供给保障能力的需要。

  《若干措施》明确了深圳气象“3433”发展战略,即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智慧气象服务、气象科技产业发展三方面先行示范,在综合气象观测体系、资料同化技术、人工智能气象预报技术、预警靶向精准发布技术四方面竞标争先,开辟气象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人工智能气象应用三条新赛道,创新气象基层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三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模式。

  结合深圳的城市定位和使命任务,《若干措施》提出气象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其中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全灾种监测、全时域响应、全行业研判、全周期服务、全方位赋能”为特征的数智气象服务体系,更好服务“五个中心”建设。

  立足产业集群发展气象科技产业

  深圳培育和发展“20+8”产业集群,有一半产业与气象紧密相关,如安全节能环保、海洋、低空经济、无人驾驶、新能源等,都需要气象科技精准赋能。深圳地处沿海,天气气候复杂,作为人口、经济密集的超大城市,对气象条件变化敏感性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行业发展、市民美好生活等各方面对气象服务需求日益增多。

  刘德峰表示,要解决气象服务供需不平衡问题,就需要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气象科技产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到气象科技和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研发中,强化高质量气象服务供给。

  他介绍,深圳市气象局将加快打造资料同化、智能预报和天气工程3个科学中心,在新能源、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细分领域与中央企业、本地行业龙头合作,共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龙头企业,吸引域内外资源,实现多圈层产业生态,逐步形成经营主体有活力、监管规范有效的气象科技产业先行示范区。

  跨领域跨学科融合助力气象风险预警

  为更好地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根据深圳防灾减灾实际,结合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深圳市气象局将加强与水务、自然资源、住房建设、交通、环境等高影响行业的跨领域跨学科融合,建立气象灾害致灾风险阈值指标和风险算法模型,在高分辨率数值预报基础上,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类别(不同承灾体类型)、分等级的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服务。

  同时,构建“智能预报+气象服务”业务体系,重点发展城市内涝、水库蓄泄、山洪地质灾害、超高层建筑、道路拥堵、大气污染等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为超大城市台风、暴雨等重大气象灾害应对提供滚动式预报、递进式风险预警服务,进一步健全水务、住建、交通、旅游等高影响行业以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为市委市政府、各相关部门防灾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信息直通社区网格,助力基层社会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