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网格+气象”联动攻坚 筑牢台风“桦加沙”防御屏障
更新时间:2025-09-29 18:12:51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9月下旬,超强台风“桦加沙”携13-15级阵风与特大暴雨突袭深圳,成为2018年“山竹”后影响最严重的台风。面对这场极端天气考验,南山区各街道以“网格+气象”联动机制为核心,将精准气象预警转化为基层防控实效,在预警信号传递与隐患排查整治中展现出高效协同的实战能力,为辖区居民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预警精准触达 构建全域传播网络
“未来6小时阵风将达12级,请立即组织人员转移!”9月23日,随着气象部门台风红色预警生效,南山区各街道网格员的手机同步响起提示音,一场覆盖全域的预警传播行动迅速展开。依托“网格+气象”联动优势,预警信息从气象平台直达基层网格,再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渗透到每一户家庭。
沙河街道构建起“平台推送+网格传递+入户提醒”的三级传播体系。文昌街社区网格员借助居民微信群每小时更新台风路径与风雨实况,深夜巡查时发现3名在涵洞避雨的外卖员,立即结合实时预警将其转移至安置点;星河街社区印制500余份温馨提示张贴楼栋,联合楼栋长逐户走访老年群体,确保预警无死角;光华街社区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对280多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专项提醒,重点检查居家安全与物资储备。香山街社区则针对特殊群体开展“一对一”服务,网格员主动帮独居老人加固门窗、清理阳台易坠物,让预警传递兼具速度与温度。
蛇口街道南水社区作为沿海重点区域,创新“预警等级匹配管控”模式。网格员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分时段、分区域预警,对18家小散工程、危险边坡等风险点位实行差异化指引,通过线上高频推送与线下巡查宣讲相结合,提醒商户加固广告牌、居民清理阳台杂物,将预警信息转化为具体防御行动。
南山街道月亮湾社区、招商街道海月社区等同步发力,网格员利用微信群、朋友圈滚动发布预警信息与防范指南,在巡查中面对面解读台风危害,督促沿街商铺“人回店清”。截至台风登陆前,全区各街道累计推送预警信息超12万条,张贴宣传材料9000余份,实现辖区预警覆盖率100%。
隐患靶向排查 筑牢源头防御屏障
“根据气象预报,重点排查高空设施与低洼区域!”依托气象部门提供的精细化风雨预报,南山区网格员化身“安全侦探”,将隐患排查从“全面撒网”转向“精准捕捞”,在台风登陆前扫清风险死角。
沙河街道各社区精准布局隐患排查。白石洲东社区结合强降雨预报,提前对3处低洼易涝点清淤排水,检查20余台抽水泵,转移铁皮房居民682人;东方社区开展“安全大体检”,重点排查下水道、边坡隐患,督促辖区小散工程全面停工加固;台风过境时,沙河街社区网格员严格遵循“先通后清”原则,2小时内清理倒伏树木5棵、断枝27处;文昌街社区应急小队10分钟抵达树木倒伏现场,分段切割树干排除电力线路威胁;台风过后,中新街社区组建三支专项队伍,排查处置积水、断枝等问题35处,协助12家商铺排除复工隐患。
沙河街道网格员在布置沙袋防线。图:李晨熙
南山街道以全链条排查筑牢防线。妈湾社区在台风前48小时启动拉网式排查,对在建工地脚手架、工棚进行逐一检查,成功转移600余名工人至安置点;台风过后,网格员立即巡查清障,扶正散落单车、处理安全隐患,快速恢复社区秩序。月亮湾社区党委书记带领网格员在风雨间隙排查,清理欣月路、少帝路11棵倒伏树木,保障交通畅通。
南山街道网格员在清理倒伏树木。图:刘乐凡
蛇口街道南水社区聚焦沿海风险点,加密危险边坡、低洼易涝点巡查频次,协助商铺加固广告牌,在高风险树木周边拉设警戒线,督促物业开展树木修剪与雨水篦子清淤。“五停”启动后,网格员冒雨动态巡查,第一时间处置吹落障碍物,上报积水与倒伏隐患,实现“预警-巡查-处置”闭环。
蛇口街道网格员在巡查值守。图:钟嘉佳
桃源街道丽山社区网格员带病坚守排查一线,对窝棚集中区检查棚体稳固性,对边坡设置警示围挡,徒手清理排水口堵塞物;景和社区网格员接到独居居民求助后,结合台风红色预警判断出行风险,立即联系120并冒雨上门开展应急处置,彰显联动机制的民生温度。
协同联动发力 彰显基层治理效能
在抗台一线,“网格+气象”的联动效能更体现在跨岗位、跨部门的协同作战中。气象部门的精准预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网格员则成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形成防御合力。
沙河街道香山街社区构建“点线面”立体防御体系:“点”上聚焦高空设施、小散工程等隐患点精准排查;“线”上联动华侨城小学设立安置点,4小时内安置工人555名,及时协助身体不适者就医;“面”上通过线上线下宣传覆盖全域,让防御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星河街社区联合警务室、应急办在安置点实行24小时值守,配备食品、药品等物资,缓解转移群众焦虑情绪。
西丽街道大磡社区网格员在台风前逐户劝导危险区域居民转移,在安置点化身“后勤管家”提供物资保障与医疗服务;社区书记带队凌晨巡查,清理倒伏树木与脱落广告牌,快速恢复道路通行。针对轮椅居民潘先生,网格员增派力量协助转移,台风后专门安排车辆送返,用细致服务守护特殊群体。
招商街道海月社区在台风前开展地毯式巡查,深夜11点再次核查确保商户“零滞留”;台风过后立即分片排查,处置10余棵倒伏树木与3处积水点,通过微信群发布次生灾害预警。
从预警传递到隐患清除,从人员转移到灾后恢复,南山区各街道以“网格+气象”联动机制为纽带,将专业气象服务与基层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这场抗台硬仗的实践证明,这种“精准预警+网格落地”的模式,既能让气象数据发挥最大价值,又能让基层治理精准高效,为超大城市极端天气防御提供了可复制的“南山经验”。
(文:徐玉婷、刘乐凡、钟嘉佳、张丽君、隋文玮、洪家钰、罗孟韶、黄柳如、段修玉、张嘉兴、温锦深、冯景茹、李晨熙、魏江波、许灵玲、李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