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迎战超强台风“桦加沙”逆风前行织密安全防护网
更新时间:2025-09-29 18:12:51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面对来势汹汹的超强台风“桦加沙”,光明区网格管理部门迅速响应,全面激活“网格+气象”应急联动机制,组织全体网格员深入一线,通过立体宣传、精准排查、实时联动三大举措,筑起坚实的防风防汛安全屏障。
立体宣传,预警信息“点对点”精准直达
“阿婆,台风要来了,阳台的花盆要收进来,尽量别出门了!”这样的叮嘱回荡在街巷之间。为确保台风预警信息和防范知识全覆盖、无死角,光明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宣传网络,确保预警信息全面触达。
线上,各社区网格充分利用楼栋平安群、朋友圈等渠道,实时滚动发布台风路径、雨量实况、预警信号及应急避险指南等信息。网格员更是开启“点对点”精准提醒模式,针对辖区内的独居老人、伤残人士等重点人群,逐一通过电话或短信发送安全提示,确保全面覆盖、不漏一人。线下,网格员化身“移动宣传站”,深入老旧小区、临街商铺、建筑工棚,开展“面对面”劝导和宣传。同时,在社区公告栏、楼道口等醒目位置张贴通知,利用小喇叭循环播放预警信息,提升居民自我防范意识。
上村社区网格员小陈在巡查中发现一户居住在低洼处的居民尚未重视,他立即上门耐心解释风险,成功劝导该户居民暂时转移,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光明街道网格员向低洼、临河区域居民反复讲解避难路线并协助熟悉转移流程,积极协助愿意前往应急避难点的居民整理物资、引导路线,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同时,对照户籍信息逐一电话联系未在家住户,确保通知全覆盖。
公明街道网格员劝离危险区域群众。图:陈苗
精准排查,隐患治理“无死角”防患未然
“各位居民,超强台风即将来临,请非必要不出门,避开低洼地带和广告牌……”,将风险消除在风雨来临之前,是防汛防风工作的关键。
光明区网格部门组织全体网格员对辖区内各类风险点开展拉网式排查。排查重点聚焦于低洼易涝点、危险边坡、危房危墙、河道、老旧屋村、排水管网等关键区域。网格员增加巡查频次,在风雨中逆行,仔细检查每一处隐患。对巡查中发现的风险较高的区域,如老旧危房、危险边坡等,网格员立即按规定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志,从源头上防范事故发生。
在排查的同时,网格员也积极向居民普及防灾知识,提醒清理阳台杂物、加固易坠物,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凤凰网格员逐户叮嘱一楼商铺商户收起店外遮阳棚,移除门口摆放的杂物,并协助搬运沙袋封堵低洼店铺,防止雨水倒灌进入室内。新湖街道累计出动网格员598人次,排查危房2793间次,边坡50次,低洼地带19次,河道24次,共发现隐患42处,其中现场处置隐患41处,移交隐患1处。
凤凰街道网格员对路边的树木断枝进行清理。图:林安琪
光明街道网格员到“三小”场所开展回头看巡查。图:陈瑞兰 周翔
实时联动,问题处置“高效能”闭环管理
“真的让我对深圳这座城市刮目相看,也真的十分感谢社区网格员提供的帮助”,受到帮助的罗女士感动地说。公明网格员麦永超收到初到深圳未及时准备应急物资,面临断水断粮困境的罗女士求助后,毫不犹豫自费采购了饮用水、食物等应急物资,冒雨与网格同事一同送到其家中。
依托“治理通”平台,公明街道建立了高效的“发现-上报-处置-反馈”应急联动闭环机制,确保安全隐患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置。网格员在巡查中一旦发现井盖缺失、排水口堵塞、树木倒伏、电线断落等紧急情况,立即通过“治理通”拍照、定位、上传描述,后台平台秒级接收并同步派单至水务、供电、城管等相应职能部门。网格员在现场进行初步安全维持,并协同后续赶到的处置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处置完成后,网格员需再次通过平台反馈结果,形成管理闭环,确保每一个隐患都得到实质性解决。
公明网格员小李在巡查主干道时,发现一处雨水箅子被杂物严重堵塞。他立即通过“治理通”上报,平台迅速指派水务公司处置。仅20分钟后,抢险人员到达并完成清理,保障了排水通畅,避免了该路段在强降雨中出现严重积水的可能。
“我们将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全力做好台风防御工作,确保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光明区全体网格员严阵以待,以“铁脚板”织密排查网、“婆婆嘴”筑牢预警线、“暖心肠”守护千万家,全力保障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林安琪 温卓辉 陈瑞兰 周翔 詹闰香 陈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