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夯实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安全防线 > “网格+气象”基层在行动

福田区:“网格+气象”筑防线 风雨同舟护平安

更新时间:2025-07-25 17:31:36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7月18日至20日,受台风“韦帕”影响,深圳迎来持续强降雨,风雨交织中,各类安全隐患悄然滋生。福田区各街道迅速展开行动,网格员闻“汛”而动、逆风雨而行,切实筑牢基层防汛防台防线。

  “线上+线下”,双线防御筑屏障

  依托“网格+气象”智慧融合,气象部门提供精准气象预警,社区网格员成为一线“气象哨兵”,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实现预警信息直达辖区居民群。

  莲花街道网格员线上依托小区物业群、社区微信群实时推送台风动态和避险知识,线下带着防汛指引深入工棚、小区面对面讲解风险。新洲社区整合居民微信群、楼长群、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实时推送防御信息。金城社区网格员化身“气象前哨”,通过55个居民微信群精准推送权威预警和应急电话,结合线下宣传筑牢“信息防风墙”。

  针对重点人群,网格员们贴心地提供“定制化”服务。新洲社区对独居老人、低洼住户开展上门提醒,沙嘴社区通过200余条指令精准投送至工地、物业群,指导暂停高空作业、启动车库防洪挡板,形成全民联防网络。

  “耐心+暖心”,紧急转移保安全

  台风未至人先动,安全转移暖人心,网格员们耐心劝导相关人员转移,安置点提供暖心服务,让台风天“暖一度”。

  网格员们深知及时转移的重要性,一遍遍耐心地劝解群众转移,实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岗厦社区第一时间启用“文天祥小学”应急避难场所,组织力量将高风险区域的居民妥善安置。金城社区高效转移415名工地务工人员至福田汽车站临时避难场所。梅林街道各社区精准排查危险区域人员,“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安全转移。避难点保障同样温暖有序,全力保障避难群众的生活秩序。上沙社区避难场所内备齐床铺、常用药品,安排医护人员值守,还设立信息告示牌、调试WiFi保障民生需求。香蜜社区为162名转移群众协调300人份应急物资,8名后勤保障人员24小时提供热水、餐食等服务。福中社区避险点不仅给工友提供生活物资保障,同时照顾到文化生活,现场安排电影播放,邀请文艺轻骑兵为工友温情献唱,联合福中社康为工友开展“中暑急救”讲座和义诊,用专业与温情筑起“健康堤坝”,给临时安置的工友提供“健康守护”。屋外台风肆虐,暴雨倾盆,而避险场所却涌动着一股暖流。

  “人防+技防”,隐患排查遏风险

  收到市气象局发布的台风预警后,网格员们快速投入了风险隐患排查中,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为了全面消除隐患,网格员们开展拉网式排查,构建全方位隐患防护网。莲花街道结合台风路径预报,排查道路及居民区隐患,核查户外广告牌、遮阳棚等设施牢固度。金城社区网格员对工地、低洼地带实施地毯式排查,累计出动80人次,清理倒伏树木20余处,疏通雨水篦子30处,对易涝点安排专人值守并果断关闭风险通道。新洲社区巡查队重点排查老旧房屋、户外广告牌及排水管网,发现隐患第一时间处置。梅林街道“八个再查一遍”无死角攻坚,聚焦高空作业等八大风险领域,实现“边排查、边整治”。香蜜社区提前处置高危树木12棵,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智慧化手段同样展现出关键效能,以“技防”织密防护网。滨江社区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防御效能,借助物联网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两处树枝脱落和一处树木倒塌,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金碧社区网格员依托街道智慧指挥中心平台,紧盯易涝、工地等风险点。

  “值守+责任”,强化责任固防线

  在应对台风“韦帕”全过程中,网格部门上下一心、携手共进,领导靠前指挥,网格员加强值班值守,用行动守护一方安澜。

  岗厦社区严格落实应急响应,书记冲锋在前,确保至少二分之一工作人员在岗,严阵以待。新洲社区由党委副书记牵头组建应急专班,24小时轮班驻守应急避难场所。沙嘴社区应急指挥中心一键启动响应,社区党委书记现场坐镇指挥。上沙社区“警网楼”多方资源30分钟内完成闭环,护送困难群众至救助站。台风过后,网格员们同样毫不放松,清理排水口杂物,协同处置倒伏树木,快速恢复辖区秩序。

  从台风来临前的主动转移,到风险隐患的全面排查,再到灾后的快速恢复,福田区网格员用连续作战的坚守,诠释着基层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网格+气象”的联动机制,让防台的每一个环节都扎实落地,守护着辖区居民的平安。

jcxd202507250401.png

jcxd2025072504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