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公众防御指引(试行)》 发布内容和渠道介绍
更新时间:2013-05-08 00:00:00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市应急办、市三防办和市气象局联合编制的《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公众防御指引(试行)》(下简称《防御指引》),已于5月9日发布实施,这是我国内地第一个“公民版的台风、暴雨防御预案”,为市民提供台风暴雨灾害的防御指引,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公民应急避险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减轻台风、暴雨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围绕《防御指引》的编制和发布实施,深圳市气象局通过提升技术水平、进行了发布平台和发布渠道的改造,着力提高气象预警信号传播效率和防灾效益。
一、实施高级别台风预发布制度,解决提前知道“预警什么时候发”的问题。对于台风黄色等以上的高级别预警信号,因为涉及到停课、停工等重大事项,结合指引的实施,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深圳市气象台将实行台风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的预发布制度,即在预估可能发布上述预警信号时,将提前发布相关预发布信息,提醒社会公众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比如学校提前放学、用人单位提前下班等,提供更加充裕的防御应对时间。
二、将台风暴雨预警信号和灾害防御等级有效结合,解决“预警信号图标看不懂”的问题。
一是将台风预警信号分为注意级、戒备级、防御级、紧急防御级和特别紧急防御级,暴雨预警信号分为戒备级、防御级、紧急防御级,便于社会公众判别灾害等级、快速采取防御措施。
二是结合预警技术的进步和短时阵风、强降水易致灾等城市防灾的重点,进一步明确了预警信号的含义。如台风预警信号含义中增加了阵风指标,暴雨预警信号含义中分别按照小时雨量30毫米、50毫米和70毫米进行明确和发布,市民能更直观了解灾害的程度,从而有效进行防范。
三是依托分级解决了预警图标与中国气象局和香港不一致的问题。深圳毗领香港,为适应市民长期使用习惯的需要,便于市民理解、及时采取防御措施,此次分级重点考虑了涉及停课和停工等高级别预警信号与香港预警信号的对等防御,如台风黄色预警与香港八号风球发布标准基本对应。同时,在色标上同中国气象局保持一致,用蓝、黄、橙、红分别代表级别。
表2 台风、暴雨预警信号电视图标和含义新旧对照表
信号 名称 | 电视图标变化 | 预警信号含义变化 | |
原图标 | 新图标 | ||
台风白色预警 | 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 ||
台风蓝色预警 |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 平均风力6级以上(或阵风8级以上)。 | ||
台风黄色预警 |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 平均风力8级以上(或阵风10级以上)。 | ||
台风橙色预警 | 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10级以上(或阵风12级以上)。 | ||
台风红色预警 | 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12级以上(或阵风14级以上)。 | ||
暴雨黄色预警 | 6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暴雨影响(或1小时雨量将达到30毫米) | ||
暴雨橙色预警 | 3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暴雨影响,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1小时雨量将达到50毫米)。 | ||
暴雨红色预警 | 3 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受暴雨影响,降雨量100毫米以上(或1小时雨量将达到70毫米以上)。 |
表3 深圳、广东省、中国气象局和香港预警信号对比
信号 名称 | 图标对照 | ||||
深圳 | 广东省 | 中国气象局 | 香港 | ||
台风白色预警 |
| 一号戒备信号 | |||
台风蓝色预警 | 三号强风信号 | ||||
台风黄色预警 | 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 | ||||
台风橙色预警 | 九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 | ||||
台风红色预警 | 十号飓风信号 | ||||
暴雨蓝色预警 | 无 | 无 | 无 | 无 | |
暴雨黄色预警 |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 ||||
暴雨橙色预警 |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 ||||
暴雨红色预警 |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
三、突出重点,解决“预警发布后该做什么”的问题。
一是针对高级别预警发布后学校是否需要上课的问题,《指引》明确高级别台风(黄色、橙色、红色)、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时,学生不必等教育部门或学校的通知,可以不去上学,同时进行了操作层面的细化:“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仍在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应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学校应保障在校学生(含校车上、寄宿)安全”;
二是针对高级别预警信号发布后企业是否需要上班的问题,《指引》明确高级别台风(黄色、橙色、红色)、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时,原则建议用人单位安排放假或停工;
三是针对高空、港口等区域的户外作业人员,要求其在台风黄色和暴雨橙色预警发布后,应立即停止作业,到安全区域暂避;
四是针对驾驶人员,明确提示高级别台风、暴雨预警信号生效时,驾车人应开启警示灯,必要时弃车逃生;
五是针对我市建筑工地、危险边坡、低洼易涝区多,次生灾害频发等特点,提示暴雨预警发布后处于危房、地下室、危险边坡、简易工棚等可能发生危险区域的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时到安全区域暂避。
表4 防御指引发布前后公众防御内容对比
级别 | 深圳市台风暴雨公众防御指引主要内容 | 《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防御措施 |
1.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停课,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仍在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应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学校应保障在校学生(含校车上、寄宿)安全。 | 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停课; | |
1.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停课。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应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学校保障在校学生(含校车上、寄宿)的安全。 | 户外人员尽量寻找安全地带躲雨,并要注意防止雷电袭击;危险建筑物内的人员需要撤离 |
四、增加信息传播渠道和频次,解决“预警信息在哪里看”的问题。
一是传统渠道的播报频次增加。预警信号主要依托网站、电视、电台、微博和3G智能手机客户端等市民比较熟悉的渠道发布,但是播发的频次在高级别预警发布后增加了2倍。如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发布后,在早晨上班和上学的高峰时段6:30-8:30错峰不间断播出,气象局的官方微博每半小时更新一次台风动态。
二是新增3种传播渠道。发布了高级别的台风、暴雨预警信号后,市民获取气象预警信号的渠道将更加丰富,包括户外LED显示屏、交通诱导屏以及地铁公司、机场集团、各公交公司、各港口电子显示屏、车载电视等。其中户外LED屏因为高级别预警信号下需要断电保障安全,仅在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时显示有关信息;室内显示屏将首先选取机场、港口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试点,并逐步铺开;微信不仅向所有订阅用户群发重要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还提供当前生效预警信号和相关防御指引的实时查询;交通诱导屏考虑驾驶人员的实际,仅提供诸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中,请小心驾驶!”的简短提示,确保不同人群在最短的可能时间内获取最需要的信息,力求解决信息发布的盲区。
表5 台风、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渠道
发布渠道 | 台风预警信号 | 暴雨预警信号 | ||||||
| ||||||||
网站 | √ | √ | √ | √ | √ | √ | √ | √ |
电视台 | √ | √ | √ | √ | √ | √ | √ | √ |
电台 | √ | √ | √ | √ | √ | √ | √ | √ |
政务微博 | √ | √ | √ | √ | √ | √ | √ | √ |
交通诱导屏 |
|
| ※ | ※ | ※ |
| ※ | ※ |
LED屏 |
| ※ |
|
|
|
|
|
|
人员密集场所显示屏和移动电视 |
|
| ※ | ※ | ※ |
| ※ | ※ |
※为新增发布渠道
表6 电视台、电台、网站、微博发布频率
信号 | 电视 | 电台 | 网站、微博 |
| 6:30-8:30之间错峰不间断播出预警信息字幕;其他时段每15分钟滚动一次 | 新闻时段每10分钟播报一次预警信息,非新闻时段则每15-30分钟插播一次 | 每天发布8次台风预报; |
| 不间断播出字幕 | 在预警信号发布后15分钟内改变整场节目,直播天气最新情况,新闻时段高密度播报预警信息,其他时段每5-10分钟插播一次 | 每天发布8次台风预报;网站、微博每15分钟更新台风消息 |
不间断播出字幕 | 进入紧急工作状态,改变整场节目,现场直播台风、暴雨最新情况 | 每天发布8次台风预报;网站、微博每15分钟更新台风消息 | |
| 各频道在6:30-8:30之间不间断播出 | 改变整场节目,直播暴雨最新情况,新闻时段高密度播报预警信息 | 网站、微博每15-30分钟更新降雨消息 |
附:台风、暴雨预警信息获取渠道
1、深圳市气象局官方网站;
2、“深圳天气”、“我的都市天气”iPhone、安卓客户端;
3、“@深圳天气”官方微博http://weibo.com/szmb;
4、“深圳天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zmb12121;
5、深圳天气手机WAP网站,通过深圳市气象局官方网站,点击顶部导航“手机版”进入。
6、深圳台风网(6月发布);
7、“12121”应急气象电话;
8、深圳气象频道。通过点击数字电视主页面的“万花筒”板块,再选择点击“中国气象频道”收看,或在机顶盒遥控器上直接输入“800”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