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深圳市气象局关于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50905号建议办理意见

更新时间:2025-09-16 09:53:12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50905号《关于深圳市发展防雷产业的建议》建议,我局有关办理意见如下:

  一、针对“政策驱动”的建议

  防雷产业属于安全节能环保产业中的安全应急产业相关领域。近年来,深圳市围绕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政策、科技创新、要素配套等方面,制定实施《深圳市促进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培育发展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政策,促进防雷产业等安全应急产业资源要素在深圳便捷流动、实现集聚,助力集群高质量发展。此外,为扎实落细落实助企纾困,市气象局领导多次带队赴市防雷协会、太科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鹏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抛物线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支持并出席深圳市防雷协会第六届第一次会员大会、2024防雷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和经营情况,倾听企业的诉求,及时推出防雷实验室设备支持企业科研、产品测试等措施,助力防雷行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相关政策要求,会同市发改等部门围绕行业创新能力突出的行业龙头及领军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聚集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支持防雷相关产业装备研发应用和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试点,打造示范性应用场景。

  二、针对“集群驱动”的建议

  深圳是防雷领域全国开放度最大的市场,目前我市已形成防雷接地技术研发、产品及元器件制造、系统集成、检测维护等全覆盖的防雷产业链,孕育了科安达、海鹏信、槟城、远征、计通、抛物线、瑞隆源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行业美誉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5年,我局支持并指导市防雷协会筹备成立深圳市防雷产业创新联盟,强化跨行业协同与创新驱动,助力深圳防雷企业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型为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适应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下一步,我局将加快推动防雷产业联盟落地,支持开设深圳市防雷创新虚拟产业园,鼓励市防雷协会联同防雷头部企业整合资源,探索打造协同创新与产业发展平台,加大防雷技术交流和产品宣传推广,推动提高全国防雷行业的“含深度”和相关行业的“含气量”。

  三、针对“资本驱动”的建议

  防雷产业是气象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民营企业发展部署要求,依托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谋划布局气象科技产业,印发《深圳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探索政府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支持气象科技产业发展”,鼓励支持深圳本地优势企业参与防雷产业链建设,推动构建政府扶持、需求拉动、市场主导的防雷产业生态圈。当前深圳企业在防雷产品、元器件、系统研发等技术领域领先全国,专利数量远超国内其他地区,在全国通信、电力、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市财政、市科创等部门,积极协调政府补贴、研发资助等各类财政资金,支持防雷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拓展,拓展防雷领域科技服务,助力提升城市科技服务业产值指标。鼓励本地企业依托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搭建的与相关央国企的合作平台,携手做大市场,开辟新赛道。

  四、针对“协同驱动”的建议

  今年我局组织召开全市防雷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印发关于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同时会同市应急、住建、交通、教育、文体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防雷安全隐患整治的齐抓共管,同时也为企业参与和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提供条件。此外,我局积极推动以标准规范促进防雷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和行业自律,印发《深圳市气象局雷电防护装置安全管理中介技术服务稽查监督管理办法》,组织编制《超高层建筑雷电防护技术标准》《水务工程防雷技术规范》,指导市防雷协会推动《新建民用建筑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点选取规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等防御雷电灾害团体标准建设,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加强防雷领域标准化建设,鼓励参与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推动标准实施应用试点,支持防雷技术成果在本地市场转化并辐射服务全国,助力防雷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