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深圳市气象局关于市政协提案20220145号会办意见

更新时间:2022-10-26 10:27:05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由市政协提案管理信息系统转来周晓勇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安全韧性城区的提案》(第20220145号,以下简称《提案》)收悉。经研究,根据《深圳市政协清单式提案工作标准》(DB4403/T 119-2020)清单式回复要求,针对委员提出的建议,我局提出以下会办意见:

  一、实施全方位城区更新与韧性投资,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当年完成事项:我局瞄准高质量城市发展要求,极端天气观测站网布局和数据获取能力与预报精准、服务精细需求仍存在差距的问题,不断加强并优化城区气象监测设施布局,为精细预报预警提供支撑。一是进一步加强城市冠层气象环境监测,完成深圳“十峰”(梧桐山、七娘山、大雁顶、梅沙尖、大笔架山、羊台山、塘朗山、凤凰山、大南山、莲花山)11个新站点建设,实现“十峰”气象站全覆盖,为市民登山运动提供气象服务。二是完善交通自动气象站布局,完成南光、长深、惠深3个高速站点交通气象站建设,为防范化解交通安全风险提供保障。三是完成城市热岛监测公报,分析深圳城市热岛变化及其原因,并针对海绵城市重点建设片区开展热岛评估,为海绵办综合评估建设的气候效应提供依据。四是推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深圳的台风巨灾风险评估研究,构建珠江口、深圳湾、南海海域的精细化台风风暴潮数值模拟系统,并以山竹为个例重现风、暴、潮、洪三碰头、四碰头情景下的复合极端洪涝灾害事件。

  当年推动工作:一是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以特区标准提升合作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服务能力。项目建议书已获市发改委批复,并纳入2022年市政府投资C类计划,目前我局正在推进项目用地选址及土地整备工作。二是按照《深圳市战略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十四五”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物资应急储备”项目建设工作。三是继续推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深圳的台风巨灾风险评估研究。

  明年待落实事项:我局将继续做好“深汕特别合作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项目,推动工程启动建设。并按照《深圳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推动新建光明气象观测基地的选址和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完善气象监测设施装备体系,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二、推动城区数字化转型

  当年完成事项:我局始终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健全灾害监测预警机制,通过打造智慧气象服务中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六大服务平台,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转型,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助力城区数字化转型,筑牢韧性城市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2022年5月10日-14日特大暴雨过程中,我局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渠道,将各类灾害预警信息滚动递进式发布,为严防强降水、地质灾害、次生灾害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支撑。一是建立智慧气象服务中台,开发共享了图层式、插件式、文字式、网页式、文件式、数据式6大类共计124个产品接口,为市区两级各单位提供实时气象数据服务,也为韧性城区的监测研判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建立集成高效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预警信息“百米级区域”靶向精准发布和“特定人群”按需对点及全媒体“一键式”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形成了“靶向准、速度快、覆盖全、联动广”深圳预警信息靶向精准发布体系,全面融入深圳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最快可在3分钟内将预警信息发布至有需要的群体和个人。三是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建设,实现5分钟内将灾害预警信息通过电视、电台、气象应急电话、微博、微信、APP、抖音等传播渠道及时准确地发送到公众和各级防灾责任人。

  当年推动工作:为进一步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精细化的数据服务,一是开发气象实况网格产品,通过加强多源观测资料的融合应用,开发网格化的多源观测资料实况产品,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精细化的实况网格数据服务;二是通过信息化改造,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微博自动转发功能,使得市民获得贴心和便捷的气象服务。

  明年待落实事项:我局将继续完善微信微信、微博、APP、抖音等新媒体信息渠道服务,扩大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提升气象服务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度,提升服务内容的阅读率、转发量,提高深圳市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三、加快韧性社区规划建设

  当年完成事项: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是韧性社区规划的一个重大内容,2007年深圳启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是全国最早开展减灾社区建设的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全市662个社区中已有165个社区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占比四分之一,创建率居全省前列。

  为打通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最后一公里”,我局结合相关任务创建了街道(社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六个一”标准(一组织、一预案、一机制、一队伍、一体系和一培训),与市减灾委办、应急管理、地震等部门齐抓共管,分类指导各区推动综合减灾社区创建。2021年我市11个区(含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共347个社区申报“深圳综合减灾社区”,100%验收通过。

  当年推动工作:我局根据《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实施方案(2021-2023 年)》(深减灾办〔2021〕11 号)有关部署及要求,全面打造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打通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推动打造全市韧性社区规划建设。

  明年待落实事项:继续按照有关部署及要求,大力开展综合减灾社区和省级防灾减灾样板街道社区创建,逐步推进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全覆盖,提升韧性城市的安全应急能力,打造全市韧性社区。

  四、开展安全风险认知宣传教育

  当年完成事项:我局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始终坚持广度上打造多元共治全民防灾新格局,提升防灾减灾整体性,保障科普教育与防灾减灾同频共振。一是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关键节点开展各类专题宣传活动。围绕今年世界气象日“早预警 早行动”主题,开展《直播深圳》对话访谈、气象防灾减灾线上培训等活动,吸引上万群众参与,激发群众学习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知识的热情。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宣教科普进社区活动,“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我局在宝民社区开展为期3天的“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气象科普展,展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深圳气象灾害类型、特点和应对措施等内容,参观社区居民达7500人次。同时邀请市气象减灾学会专家、局法律顾问向社区宣讲《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提高社会应对灾害行天气的能力。二是继续开展《谈天说地》气象天文科普日播类电视节目,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解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含义,各类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等内容,将安全及防灾减灾知识向全民普及和宣教。完成气象防灾减灾视频课程1套,形成一系列的防灾减灾宣教知识教程。

  当年推动工作:一是提升气象科普宣教覆盖面,推动气象防灾减灾视频课程进入市教育云平台,为学生提供气象科普素材。二是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公园(“四进”)宣教活动30场,加强对街道防灾责任人、防雷服务行业等重点人员的科普宣传,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明年待落实事项:配合市教育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推动深圳市学校创建“防灾减灾安全示范学校”,鼓励和引导学校主动参与防灾减灾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