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气象局积极开展深汕合作区人工增雨缓解当地旱情
更新时间:2021-04-30 16:06:59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4月25日,深圳降水异常偏少,全市平均雨量79.2毫米,较近五年同期偏少79%;深汕平均雨量64.1毫米,较近五年同期偏少84%。深圳累计干旱日数127天,其中特旱日数43天,为2004年以来同期最多;深汕累计干旱日数159天,为1952年以来同期最多。
旱情监测持续在线
旱情牵动深圳气象部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心。深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延青多次在党史学习和日常业务工作会议中要求预报、减灾服务等部门要强化防范森林火险以及防旱抗旱预警预报服务。
早在2021年2月12日,深圳市气象局预报值班在每次例行天气预报同时都会将“做好森林防火、居家用火”作为基层气象服务关注点。从2021年3月12日起,深圳市气象局面向全市陆地发布了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信号一直生效至3月25日升级为橙色预警。4月2日,橙色预警再升级为红色预警。4月9日,受降雨影响,干燥有所缓解,森林火险降级为黄色预警,到4月21日又再升级为橙色,直到4月27日取消了。每个预警背后都饱含深圳气象人“一心为民”初心与使命。
气象干旱持续期间,除了“防火”作为重点关注之外,深圳市气象局党组始终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加强天气监测,为深汕合作区抗旱救灾部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人工增雨火速开展
市气象台强化人工增雨作业气象条件滚动预报,4月25日,深圳市气象局在综合各方会商结论后提出,4月27-28日,深圳(含深汕)有降雨过程,“利于缓和旱情、降低森林火险,深汕有人工增雨作业机会,建议抓住时机,做好科学蓄水工作。”
结论就是指令。深圳市气象局(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积极与市三防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多次沟通协调,解决落实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点、空域管制、作业人员、装备、弹药等相关问题,确定4月27-28日在深汕合作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针对水库蓄水不足,河流水位下降,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春耕生产的实际情况,根据深汕特别合作区三防指挥部的人工增雨作业需求,最终确定深汕合作区赤石镇窑陂水库和赤石镇北坑林场站两个人工增雨点,并发布人工增雨作业公告。
4月27日13:20——13:30,利用空域管制窗口期,市气象局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窑陂水库作业点组织第一次人工增雨火箭作业,共发射火箭弹8枚。4月28日18:10~18:20,利用有利天气条件和空域管制窗口期,市气象局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窑陂水库作业点组织第二次人工增雨火箭作业,共发射火箭弹8枚。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作用下,深汕特别合作区记录到小雨局部中雨降水,全区平均雨量3.0毫米,最大累计雨量10.8毫米(鹅埠镇西湖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