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天气是隐形的‘指挥官’”
十五运马术赛场背后的气象守护

更新时间:2025-11-11 17:35:56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哒、哒、哒——”11月10日上午,节奏分明,清脆有力的马蹄声在光明国际马术中心响起。马匹迈着盛装舞步的优雅步伐,骑手挺直背脊稳坐鞍上,在苍翠的山谷间完成一场有如精心编排舞蹈般的体育竞技。

  这场被观众称为有如视觉盛宴的比赛后面,有深圳气象人从前期监测到后期服务的全程守护。中国马术协会竞赛组织专家蒋莉英就表示:“赛场上,天气是隐形的‘指挥官’。”

十五运马术比赛盛装舞步参赛选手正在表演中。(图:新华社)

提前谋划:布局首个舒适度测量仪

  马术比赛中,天气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马和人都是运动员,特别是马对于天气有较高的敏感性,比赛时的气象条件如何直接关系着马术技能的发挥。马术比赛除了受气温、风雨等常规气象环境影响,还有暑热压力指数、人体舒适度等因素也影响比赛成绩。

  为此,早在今年5月份,深圳市气象局就着手安排在光明国际马术中心场馆内区域新增建设1套生物舒适度测量仪,也是整个全运会赛事保障唯一一套。据介绍,舒适度是人体对环境冷热程度的综合感觉,可由舒适度指数表示,它是由自然湿球温度、黑球温度、干球温度、风速及辐射数据综合计算得到。生物舒适度测量仪占用面积约1m×1m,虽小巧但用途大,通过预测暑热压力指数和人体舒适度预报,为预防马匹体温过热,合理安排赛程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此次测试赛过程中,舒适度测量仪器各项指标均能及时有效地发回到后台,支撑赛事气象预警预报。

布局在马术场馆周边的生物舒适度测量仪。(图:古锐昌)

全程守护:从测试赛到决赛的服务

  马术比赛的气象保障采用“前店后厂”模式,从9月17日、18日的赛场训练,到9月19日—21日的测试赛,再到此次决赛,深圳市气象局的全方位服务保障始终在线:现场服务组投入专业技术人员驻守赛场,后方预报服务组提供技术支持,两组人员实时联动。包括每天6个时次的天气实况信息,内容涵盖气温、雨量、风力、相对湿度和暑热压力指数等要素。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19日测试赛的保障中,深圳市气象局根据台风“米娜”发展态势,在综合国省气象部门会商意见后,向全运会马术测试赛竞赛委员提出“根据最新研判,20日风雨影响将显著增强,建议将原定20日举行的赛事调整至19日下午进行。”建议。经过与组委会紧急协商,这一建议被采纳。当天下午,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马术场上,所有赛事顺利完成。就在比赛结束后的几小时,台风开始显露威力。这一精准预测,成功规避了台风恶劣天气可能带来的风险。

  

  现场服务组专业技术人员驻守赛场测试赛组委会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真心点赞:气象保障有力

  据介绍,十五运马术项目共设盛装舞步、三项赛和场地障碍三个分项,每个分项均分设团体赛与个人赛,共产生6枚金牌。在10日的首个比赛日决出盛装舞步团体赛中,上海队成功摘金,这是十五运正式开幕后深圳赛区诞生的首枚金牌。

  蒋莉英表示,马术与其他比赛不同,这个项目是人与动物共同组成的“组合”。除了观众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安静,气候因素至关重要。

  “作为全运会的一个室外比赛项目,马术与天气紧密相连,天气预报、气象服务是可以有效提示我们竞赛组织注意气温,提前有效预防降雨等天气,制定相应应急预案。”蒋莉英对深圳市气象局为这个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表示肯定。

  (文:易红梅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