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 往期回顾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服务与安全监管

更新时间:2020-04-17 18:04:00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单  位深圳市气象局
嘉  宾副局长兰红平
时  间2020-03-24
结果反馈

《政企通》节目听众问题及回复情况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企业代表、各位网友下午好,按照市政府办公厅的安排和要求,今天下午市气象局在这里举行“政企通”在线访谈活动。我是气象主播周禹,担任本期活动主持人,感谢大家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近年来,市气象局紧紧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改变政府职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扎实做好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服务与安全监管,切实提高深圳气象政务服务品质,本期我们就以此为主题进行交流。向大家介绍气象部门“减证为民”的具体内容,开展便民服务的具体举措。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听取在线网友对我们气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帮助我们加强和改进服务工作。

  下面介绍参加今天在线访谈的嘉宾:深圳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兰红平;我们今天的活动还邀请了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陈旭升主任、广东普天防雷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黄伟,智慧天气风险管理(深圳)有限公司高鸿三位企业代表和我们一起互动。

  首先,有请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给大家做一个开场介绍。

 

  兰红平:各位网友、各位企业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市政府办公厅给气象局这样一个机会,与关心深圳气象、关心气象服务改革的企业代表和网民朋友进行交流。相信通过今天的交流和互动,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气象服务企业对于我们改善气象综合服务的需求,也为我们如何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气象服务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机会。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沟通,为深圳创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做出更好的气象贡献。

  近年来,深圳市气象局从便民服务、气象服务保障两方面着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便民服务方面:首先,我们按照“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原则,通过事项标准化梳理、政务信息共享、互联网校验等多种方法,对各项业务材料做了大幅度精简,共删减了35项材料,材料精简比例达50%以上,并于去年10月18日全部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其次,我们以提高审批效率、便利化和友好型为目标,依托深圳市一窗受理审批互联网平台,在逐项梳理流程,缩减办事环节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和跨部门政务信息共享等工作手段,大力提升气象政务服务水平。今年,我们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许可事项由原来的承诺3个工作日限时办结,优化为1个工作日内“即来即办”,实现行政许可事项100%“即来即办”。同时,我们还实现了7项依申请事项“全流程网办”;公共服务事项——气象科普活动“秒批”;在合法合规基础上,依托大数据和电子证照信息技术平台,将原来7项材料删减至3项,极大方便了广大企业和市民。

 

  气象服务保障方面:一是我们全面对接“深圳市2020年重大建设项目工程”的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将132个省重点项目、市重大工程项目全面纳入重点气象服务保障范围,开发个性化气象专业服务系统,开展恶劣天气呼叫服务、戒备提醒服务,服务重点工程防灾责任人共计4777人。

  二是为供水、供电、供气、保险、旅游等8大高气象风险敏感行业近百家企业服务提供精细化风险预警服务,港口、物流等相关行业的气象服务已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

  三是为全市397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开展“直通式”预警服务,并为深圳的港口、地铁等行业搭建专项服务系统,采用24小时不间断的智能监测和精细化的预警预报技术,实现风险阈值自动预警服务,并将气象灾害联动响应机制与企业安全生产流程精准对接,大大提高了突发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提前量和响应效率。

 

  主持人:感谢兰局,下面我们开始嘉宾提问的环节,首先有请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陈旭升。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气象局能否组织定期气象专业知识培训,帮助行业用户深入了解各类气象灾害影响,完善行业应急预案?

  兰红平:深圳是亚热带滨海城市,台风暴雨频繁,影响到各行各业,面向企业,尤其是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开展气象专业知识培训很有必要。地铁交通是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气象专业知识培训的需求更紧迫。近几年,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到基层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也起到了一定成效。地铁(或其他企业)有这方面的需求,欢迎跟我们气象服务中心对接、预约,预约电话是:82511568,建议最好在每年的汛期前开展和完成气象专业知识培训。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地铁新线建设重点防护区域建立气象站至关重要,我们希望与气象部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落实建设选址需求、建站资金、维护机制等问题,为深圳地铁建设提供保障。目前我们急需要解决的就是6、8、10号线及5、9南延线段的气象覆盖,建议能否尽快纳入地铁专项气象服务系统?

  兰红平:目前深圳市已建成区域自动气象站246个,密度达到了3.1X3.1KM,基本解决了目前全市整体天气监测需要。接下来,我们还将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进行加密布设。地铁建设对自动站布设和影响地铁天气的监测提出更高需求,我们将在前期签署的合作框架基础上,细化地铁新线路沿线自动气象站建设问题,通过现场踩点调研,积极配合推进,尽力为深圳地铁建设和安全运行做好气象服务保障。新增的6、8、10号线及5、9南延线段的沿线气象服务方案经过前期调研沟通,方案已经修改完成,正在加紧推进中,台风季到来前应该能投入使用。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可否将潮汐数据(风暴潮)纳入地铁气象系统显示?以便在发生气象灾害时给地铁沿海地下车站提供决策数据参考。

  兰红平:应防灾减灾需要,气象局和海洋局达成共识,共享了气象和海洋监测数据,加上我们自建的以及与省局、香港天文台共享的,共计有23个潮位站点的分钟级数据。另外,借助“平安海洋”项目,风暴潮预报模型也已完成,今年台风季就能投入业务运行。这些成果都将应用到行业专项服务系统中,地铁沿海线路的安全保障服务是今年提升的重点,将会连同新线路气象保障服务一并完成。

 

  普天防雷:据了解,市气象局在石岩有一个雷电实验室,雷电实验室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平台,对开展防雷理论和防雷基础技术研究有重要作用,气象局有无相应政策支持对企业开放,让企业共同参与雷电模拟和科学研究?

  兰红平:我局下属雷电实验室是一个公益性技术服务平台,主要是为全市防雷减灾管理和电子通讯企业、防雷产品企业等各行业提供公共试验技术服务。2019年实验室支持企业在产品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服务219宗,服务企业30余家。我们欢迎有试验方面需要和愿意开展雷电技术研发的企业,与我们实验室加强合作,可以直接和实验室对接,联系电话:82511551。

 

  普天防雷:深圳市场上目前防雷检测机构较多,现阶段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气象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下一步有无加强防雷企业技术提升和检测质量监管的举措?

  兰红平:2019年我们通过深圳市防雷减灾协会,组织加强各检测机构的自律,对全市防雷检测机构人员进行了4场近4百人次的技术培训。同时,还对全市检测机构检测质量进行考核,对不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的机构,全面落实了督促整改,省气象局也对我市防雷检测机构进行了考核,取得一定成效。今年,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力度,推进网上监管和智能监管,制订《深圳市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监督管理办法》,落实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的考核,加大对检测机构人员技术培训,提升我市防雷装置检测质量和水平。

 

  普天防雷:重点单位应当如何做好防雷?

  兰红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重点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对本单位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雷电防护装置进行检测,检测报告存档备查。重点单位的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雷电防护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其他场所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

 

  普天防雷:重点单位是不是应当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档案?气象灾害防御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兰红平: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档案并统一保管。气象灾害防御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单位基本情况和易受影响的主要气象灾害种类,灾害风险点与危险源的具体部位;(2)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管理部门及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人的相关文件资料;(3)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制度,包括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巡查办法、应急演练计划、值班制度等;(4)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等相关文件、资料;(5)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记录、定期巡查记录及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记录,防御设施、装置、器材等的检修记录;(6)气象灾害发生及应急处置情况;(7)其他需要归档的资料。

 

  智慧天气风险管理(深圳):作为企业我们想知道深圳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是如何界定的?什么单位可以确定为重点单位?对企业来说确定为重点单位后对企业有什么具体的益处?

  兰红平:《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明确: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以下简称重点单位),是指在发生台风、暴雨、雷电、大风、高温、寒冷等灾害性天气时,容易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一般来说,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包括:(一)学校(含幼儿园)、医院以及火车站、民用机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客运车站和客运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的生产、充装、储存、供应、运输或者销售单位;(三)重大基础设施、大型工程、公共工程等在建工程的业主单位;(四)电力、燃气、供水、通信、广电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企事业单位;(五)旅游景区、主题公园、风景区的经营管理单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渔业捕捞、船舶运输、渔港、海上平台、跨海桥梁等的经营管理单位;(七)大型生产、大型制造业单位或者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八)其他因气象灾害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

  此外,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也应当确定为重点单位:(1)曾经发生气象灾害或者次生、衍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单位;(2)在气象灾害极高风险区划内的大型企业;(3)同时对三种以上灾害性天气高敏感的单位。

  值得注意的是,气象灾害重点单位名录每两年更新一次。依据相关条例,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拟定的重点单位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同级人民政府,由同级人民政府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根据《办法》的约束有利于压实重点单位(企业)的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提高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以点带面增强该行业以及全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也就是作为重点单位可以通过风险防范的经验总结和提升整个行业的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智慧天气风险管理(深圳):被列为气象灾害重点单位的企业,如何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状况?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生效期间,不同类别的重点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该采取怎样的重点防御措施?

  兰红平:重点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并做好记录和存档。在接收到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应当及时通过有效途径在单位内部传播预警信息,开展隐患排查,安排相关人员进入岗位,根据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发生气象灾害或者由其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可能危及相邻区域安全时,重点单位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并服从政府有关部门的指挥、调度。鼓励重点单位积极参与抢险救援和灾后秩序恢复工作。

  人员密集场所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重点单位接收到台风、暴雨、雷电等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当对因天气原因滞留的人员提供临时安全避险场所或者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建工程重点单位接收到台风、雷雨大风、雷电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当采取加固措施,加强工棚、脚手架、井架等设施和塔吊、龙门吊、升降机等机械、电器设备的安全防护,受影响较大的区域应当停止高空作业和户外施工;接收到暴雨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当暂停户外作业,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及时疏通地下排水管道或者加设临时排水措施,地下工程施工要严密监视地质变化和施工支撑体系变化。

  易燃易爆类重点单位接收到台风、雷雨大风、雷电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当采取停止户外作业、切断危险电源等防御措施,并及时调整生产作业;接收到高温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当对生产、充装、储存设施和运输工具采取隔热降温措施,必要时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旅游景区、主题公园、风景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重点单位接收到台风、暴雨、大风、雷电等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当及时向游客发出警示信息,适时采取关闭相关区域、停止营业、组织人员避险等措施。

  在海域、水域从事捕捞、运输、开采等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单位接收到台风、暴雨等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当及时组织船舶和相关人员采取停止作业、回港避风等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智慧天气风险管理(深圳):除了政府提供的气象灾害信息,该如何结合自身业务增强气象防灾能力?能否利用社会力量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免疫力”?

  兰红平:重点单位应针对不同气象灾害,对应单位行业特点,对管理区域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设施等可能因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风险点和危险源开展普查和登记。

  重点单位应根据气象灾情历史、气象灾害风险点和危险源的普查与标识情况,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和本单位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对本单位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系统、客观、专业的评估,明晰本单位当前的气象灾害隐患点及抗气象灾害的能力。

  重点单位宜积极参加行业间减灾救灾技术经验交流及相应的安全认证,多方位、多渠道提高自身的减灾、救灾、防灾能力。当然,提高气象灾害防灾能力涉及很多方面,要做的工作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增强企业应对自然灾害的“免疫力”我们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看,短期通过编写预警预案接收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安排自身生产,提高企业自然灾害的反应能力达到短期内减少风险和企业损失的目的。长期来看,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了多方面的自然灾害风险,比如企业资产是否有抵御多大强烈自然灾害频发的能力?5年?10年?或者更长?及其长期气候变化带来的企业财政影响?长远的抗风险能力不仅仅是政府一方的责任。更需要行业和每个企业面对自然灾害风险所展现的决心及勇气。

 

  主持人:剩下的时间就留给网友。有网友提问,我们是五金制品企业,涉及粉尘,主体建筑是四层的厂房,我们企业的安全员对气象安全管理和气象灾害认知方面比较薄弱,能否针对我们每年进行一次相关培训和演练,帮助我们企业提升出现气象灾害的应急?

  兰红平:现在是处于易燃易爆或者是类似的企业,气象局目前都会对危化场所的易燃易爆场所企业开展各方面的培训工作,当然需求可以跟我们减灾处对接一下,或者跟区里面的应急部门对接一下,我们每年都会组织这方面的培训,今年我们至少组织45场,他这个需求我们会一定能够满足的。跟各个区也跟我们的减灾处对接,82511551跟减灾处对接。

 

  主持人:有网友问,我们企业是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危化品存储单位,出现气象灾害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暴雨可能引发的危化品泄露,气象局能否让我们收到提前预警短信?

  兰红平:这些企业也是重点防御单位的,这些企业有需求我们肯定落实,我们现在有一个安全监察平台,重点企业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使用这个平台,只要把录入企业的安全责任人信息跟电话,我们就在出现灾害天气的时候主动发送气象灾害预警,有些还是比较个性化的服务,全市发生雷电的时候,一旦雷电靠近企业的时候,短信会提醒出去,通过我们的安全监察平台要充分用好我们的服务。这个企业可以联系到我们的相关部门。

 

  主持人:还有一位网友提问,目前贵局推广的气象安全监管平台,我们企业按要求已经做到自查自报,希望这个平台能够在我们企业的页面,增加一些线上培训的视频,例如日常气象安全检查,省的我们往气象局跑,在企业也能方便学习。

  兰红平:这是很好的建议,这种方式是目前培训很好的方式,他们想上网课,这个没有问题,我们下次要把很多的培训素材放在线上,让他们通过线上培训,我们现在有些培训课程可以网上化,包括怎么用好一些素材,把这些素材放在网上,一套完整的流程视频化以后,可以帮助企业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我会请我们的相关处室做好这项工作。

 

  主持人:我们努力为大家上好网课,因为气象对很多人来讲是很神秘、挺遥远、挺生涩难懂,我们做得简单通俗易懂一点,对于企业、市民都能起到很大的科普作用。有网友提问,你好,我们企业属于危化品生产、储存场所,每到夏季天气多变,是气象灾害发生频率最多的季节,如台风季就是集中在4-10月,贵局是否针对出现台风的时候,提供一些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帮助企业应付此类问题,尤其是靠近海边的企业,这样我们能减少损失。

  兰红平:刚刚也提到这个问题,未来会针对一些沿海的企业,一些通用的应急预案怎么来做,当然也不是说一个预案就能够做完的,通用性的东西我们可以提供,可以跟减灾处接洽。

 

  主持人:有网友提问我们企业的防雷设施设备能不能自己检查?现在经济不好,企业难赚钱,自己检查能节约点成本。

  兰红平:我也感觉到这个问题大家提得很多,但是安全这个东西本身是很专业的,但是我们气象局为营造一个很好的营商环境,目前的防雷监测企业都市场化了,大家通过竞争,现在的检测资质企业放在深圳气象局的网站上面,企业可以自行招投标,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还是要找的,通过市场化竞争以后,成本也在降低了,但是你说防雷企业的设施能不能自己检测?可以加大巡查力度,但是符不符合要求,还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主持人:检查了可以,但是检查了之后不一定好用。

 

  兰红平:还是要请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

 

  主持人:确实理解企业赚钱难,节约成本的想法。

 

  兰红平:但是我们为给大家创造一个比较公平透明的环境,不能让检测市场出现乱像,为了降低成本这样做。

 

  主持人:我是建筑工地上的管理人员,汛期过程中,特别担心下雨影响工期,疫情期间怎样方便获取气象材料证明用于延长工期?多久可以办好?

 

  兰红平:“I深圳”提供材料就可以了。非常的方便,现在的材料都可以即来即办的,提出以后,后台有人做这个工作。

 

  主持人:首先感谢各位企业代表来到这里问了很多有建设性的问题,也让我感动的是网友们提出很多的建议,我觉得这是未来气象局努力的方向,刚刚也说了上网课的事等等其他服务的,今天最开始的时候就讲了气象局一直以来中心思想就是两个字“服务”,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次灾害来临的时候我们都尽全力保障每个企业人民的安全,最后给兰局一分钟做总结。

 

  兰红平:非常感谢参加活动的企业代表,也感谢市民的参与,今天这个活动对于了解企业和市民的需求非常有帮助,对推进我们的工作,提升改进我们的工作非常有帮助,这是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推进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今年气候的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气象防灾减灾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我们还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中的作用,提升气象服务的服务精细化、智能化城市管理的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和应急的第一道防线,为深圳实施“双区驱动”战略和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站好岗、放好哨。

 

  主持人:最后谢谢兰局,谢谢陈主任,谢谢黄总,谢谢高总,今天“政企通”的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