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早预警 强联动 守好气象防灾减灾防线

更新时间:2022-03-23 17:19:17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王延青

  2022年3月23日是第六十二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旨在帮助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提升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用好气象水文气候信息。一直以来,深圳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早预警和早行动方面不辍创新。早在1994年深圳首次发布了暴雨预警信号,成为全国第一个发布气象灾害预警的城市,并不断完善《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陆续推出气象灾害分区预警、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建成预警先导的气象防灾减灾四级联动机制、创新“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被国家发改委纳入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内容之一并向全国推广。同时依托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全面摸清全市气象灾害风险底数;开展气候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论证,将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全面融入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各环节,比如开展海洋新城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助力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守好美丽深圳生态安全的气象防线。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灾害性天气广发、频发、重发、并发。当前弱拉尼娜事件已形成,在此背景下,预计2022年汛期我市气候将呈现“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地大风多发,台风风雨影响重,阶段性高温天气多”等特点,对我市可能出现五方面影响:阶段性极端降雨导致旱涝急转风险高、台风大风破坏城市高密度建筑群和在建工地的风险高、多灾种和次生灾害并发叠加风险高、阶段性持续高温对供电供水和生产生活影响大、大气和水环境的不利气象条件风险高。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以先行示范标准和担当提供优质气象服务的要求,我局以“服务质量提升年”为主题,以落实世界气象组织(WMO)“超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公私参与试点项目”和中国气象局“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试点”为抓手,着力从“优机制、早预警、强联动、多联防、精服务、提能力”六个方面打好汛期气象保障组合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一是优机制。修订完善《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气象监测预警指挥中心,成为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中心“1+11+N”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预案、标准、指引”和“职能、机构、职责”明确的大城市气象治理体系。

  二是早预警。风险研判早,组织用好深圳市气候资源基础数据信息“一张图”等,将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全面融入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各环节。监测识别早,着重针对风险隐患点、高层楼宇、人员密集场所等加密布设观测点,织密多要素、立体化、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监测网。预警发布早,建立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分强度、分级别、分区域的三级防线风险监测预警机制,预警信息通过应急“一键通”2分钟内直达防灾责任人。

  三是强联动。着力推进1+11区级气象服务团队建设,深化交通、水务、建筑等五个高影响场景服务,推广地铁的“四有”保障机制和“520”预警应急响应模式,达到预报预警与应急响应深层“咬合”,提高联动效率。

  四是多联防。加强灾害天气的区域协同联防,加强流域气候趋势、干旱预测评估和极端天气监测预警等方面的会商研判,保障城市供水调度和运行安全。

  五是精服务。通过3新增+3优化丰富民生气象服务供给,升级上下学(班)预警铃服务、高影响天气预警短信精准靶向服务、升级建筑工地人员气象避险服务,新增“湾区气象通”服务、文体游系列融合气象服务、敏感人群健康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六是提能力。实施“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关键能力提升行动,落实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3项牵头任务、深圳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36项任务,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精细化智能化服务、自然灾害防治(气象部分)、深汕特别合作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3个重点工程,不断提升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提前量,力争预报水平和服务质量始终保持在行业前列。

  (作者为深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