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学党史办实事 紧抓“揪心事”主攻“难点事”立足“贴心事” 深圳气象学史力行保服务交出系列“民生答卷”

更新时间:2021-05-10 14:17:44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加密旱情监测,全力寻找人工影响天气时机,驰援深汕合作区人工影响天气过程;突破短时强对流天气预报难点,提前80分钟发布深圳历史首个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为基层防灾争取宝贵时间;针对气象科普备受市民追捧预约“秒光”痛点多方出招切实满足民众科普需求……

  自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深圳市气象局快速响应,以“学史力行----保服务办实事”为主线,一手抓党史学习教育,一手抓汛期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致力于向市民提供更有温度、更优质的气象服务,将党的初心体现到一件件民生实事上。

  紧抓气象干旱“揪心事”靠前服务解民愁

  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4月25日,深圳降水异常偏少,全市平均雨量79.2毫米,较近五年同期偏少79%;深汕平均雨量64.1毫米,较近五年同期偏少84%。深圳累计干旱日数127天,其中特旱日数43天,为2004年以来同期最多;深汕累计干旱日数159天,为1952年以来同期最多。

  旱情牵动深圳气象部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心。深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延青多次在党史学习和日常业务工作会议中要求预报、减灾服务等部门要强化防范森林火险以及防旱抗旱预警预报服务。

  从2020年10月8日起2021年4月25日,深圳市气象局累计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号16次,分别为红色3次、橙色6次、黄色7次。其中,红色预警信号生效时长为52天,橙色为64天,黄色为67天。

gzdt202105100101.png

(预报员会商研判天气)

  气象干旱持续期间,除了将“防火”作为重点关注之外,深圳市气象局党组和全体预报员紧抓气象干旱民众的“揪心事”,加强天气监测,滚动预报强化人工增雨作业气象条件,为深汕合作区抗旱救灾部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4月25日,深圳市气象局在综合各方会商结论后提出,4月27-28日,深圳(含深汕)有降雨过程,“利于缓和旱情、降低森林火险,深汕有人工增雨作业机会,建议抓住时机,做好科学蓄水工作。”

  深圳市气象局(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积极与市三防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多次沟通协调,解决落实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点、空域管制、作业人员、装备、弹药等相关问题,确定4月27-28日在深汕合作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预报结论就是行动指令。根据深汕特别合作区三防指挥部人工增雨作业需求,深圳市气象局抓住有利降水时机,最终确定深汕合作区赤石镇窑陂水库和赤石镇北坑林场站两个人工增雨点,并发布人工增雨作业公告。分别于4月27日13:20~13:30、4月28日18:10~18:20、5月4日1:30~1:40、19:50~19:59四个时间段,启动了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弹32枚,为辖区顺利降下“及时雨”,使当地水库蓄水不足导致居民用水限时供应的情况被大大改善,将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里。

gzdt202105100102.png

(人工影响天气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做火箭弹发射操作准备。)

  主攻短临预报“难点事”筑牢防线察民情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难,让气象服务及时准确惠及全体人民一直是深圳气象服务追求的目标。5月4日夜间,深圳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出现了7-9级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但无论住家还是工地,大家都提前关好门窗,收拾好各种工具,做好防御准备。从容备战强对流天气还源于深圳市气象台于当天17时25分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发布的全市雷雨大风黄色预警。这也是深圳市气象局新预警信号发布规定颁布以来,生效的首个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gzdt202105100103.png

(5月4日19:42分降雨云团自西北向东南影响深圳雷达回波图)

  在气象预报界,由于强对流天气的系统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生成速度快、空间尺度小,很难被常规气象观测网捕捉到,因此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可谓是世界级难题。但强对流天气有高仿台风之称,其导致的灾害与台风不相上下。

  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深圳市气象局从解决老百姓最急迫的问题着眼,制定了一系列为民办实事的具体目标和举措。其中针对极难预报防御的强对流天气,市气象局迎难而上,组织攻坚技术团队,在短临预报分析、短临预警研判、靶向信息发布等方面出实招,加强技术能力储备,于5月4日提前80分钟发布了历史首个全市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为了给基层防灾减灾预留时间准备,深圳市气象局在强雷雨云团开始影响深圳前2小时,就向防灾部门和防灾责任人发布雷雨大风和暴雨风险预警信息,并向市委、市政府、应急等相关决策指挥部门报告建议做好防御准备;提前1个半小时通过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户外电子显示屏、电视字幕和微博等融媒体矩阵第一时间向市民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注意防御雷雨大风和暴雨天气。

  在强雷雨云团影响深圳3个多小时里,全市平均雨量24.1毫米,记录到最大小时雨量为62.7毫米,最大阵风为20.9米/秒(9级)。因预警及时,全市没有因暴雨和大风发生重大灾情及人员伤亡。

  立足气象科普“贴心事”千方百计暖民心

  一直以来,深圳气象科普作为“网红”项目备受市民追捧,每次接受预约参观在预约平台一放出来就“秒光”。在学党史为民办实事的背景下,深圳市气象局党组和业务部门多方谋划,满足市民科普需求,提升民众气象天文获得感。

  一是改进天文台预约模式,简化团体预约申请流程,提高市民预约通过率。按需调整预约模式,将原有每天释放120个参观名额调整为集中固定每周一上午10点集中释放1440个名额,增加预约成功率,经反馈,市民认可度及满意度较之前大幅提升。

  二是改进天文台科普服务模式,提升参观接待能力和市民参观获得感。丰富参观内容,增加互动体验项目,定点安排专职讲解人员进行讲解,根据天气开放望远镜观测体验;建立深圳市天文台志愿者申请制度,完善园区内参观引导;4月26日,将天文台开放日名额扩大至每日500人。积极与大鹏新区交警大队沟通,实行旺季预约天文台市民车辆限行登记与交警预约同步,少了二次预约烦扰。

  三是整合气象天文科普资源包,开展“四进”送礼包服务。梳理整合现有科普资源包,将“谈天说地”节目视频、深圳天语”喜马拉雅音频节目、气象科普系列PPT课件、天文延时摄影视频等气象科普资源打包开展气象科普进企业、进工地、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全年计划开展100场“四进”活动。

gzdt202105100104.jpg

  今年5月1日至5日,深圳市天文台共到访市民6354人,园区内人员秩序及车辆规整有序、环境卫生保持完好,期间天文台还多次为市民提供简单的临时医疗救助服务。

  服务民生没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圳市气象局将依托自身业务特点,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综合能力,解难题、办实事,提升气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深圳“双区”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