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勇立潮头四十载!深圳气象为智慧城市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更新时间:2020-09-03 11:51:04 来源: 中国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热带低压17日14时中心位于深圳东南方向约790公里洋面上,我台已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8月17日16时30分,深圳市气象台发布热带低压信息。

  18日,南海热带低压加强为今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当日11时,深圳市气象预警预报中心向全市发布台风风险提示短信。

  暴雨倾盆下,包含15座高架站、12座地下站的地铁6号线和“南北动脉”10号线,两条堪称城市“科技线”的地铁线路在这一天通车。

  “运行平稳,没有受到台风任何影响。”深圳地铁调度中心调度二室主任陈旭升告诉记者。“天气预警秒达地铁运营指挥中心,让我们能从容应对每一场天气考验。”

gzdt2020090321.jpg

深圳地铁专项气象服务系统

  早在2010年,深圳市气象局就以地铁行业为试点建立实时在线地铁智能气象台。经过10年运行,深圳不仅将在线地铁智能气象台打造为国内同行学习标杆,更实现交通、供水、供电、供气、海域等8个城市生命线行业气象保障服务全覆盖。城市气象安全专项服务在重点单位覆盖率达100%。

  智慧城市,智慧守护。如今,深圳市公共安全信息发布链条实现了与国家、省级的纵向对接,联通了全市10个(新)区、15个部门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事故灾难等22类39项信息,可一键式3分钟内完成12类渠道信息发布操作。

gzdt2020090322.jpg

深圳港口气象服务系统

  融入智慧城市,让预警信息跑得更快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加快推进数字技术深度应用,在数字化浪潮下加速奔跑,深圳正用科技笔触勾勒出 “智慧城市”图谱,先行示范气度十足。

  城市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推动气象融入城市发展,也为气象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40年来,深圳气象落实市委市政府“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的要求,始终坚持融入中国气象局整体大布局大网络,保障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安全的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开放共享的深圳精神,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探索深圳特色的气象发展道路。近年来,更是围绕“双区”建设要求,推出7大类74项精细化服务产品,全面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把城市运行生命线行业、气象敏感行业的数据引进来,让气象服务向城市管理、行业安全走出去。

gzdt2020090323.jpg

气象数据与城市运行生命线行业、气象敏感行业数据融合,精细化气象服务能力提升。

  2012年前后,深圳人口超2000万,如何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时效性、扩大信息覆盖面,成为一道必答题。答好这道题,并不容易: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高密度的人流车流、高效率的经济社会活动,城市化产生的气候效应易造成深圳极端天气频发,直接影响城市安全发展;另一方面,城市扩容、人口暴增又催生了公共安全、经济发展、环境保障等方面气象服务新需求。

  发展出难题,创新做文章。深圳市气象局以“互联网+”和大数据理念重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实现1个半小时内即可覆盖包括漫游用户在内的2200万用户,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也从2012年的80%提升到2019年的100%。

gzdt2020090324.jpg

深圳“两微一端”智慧气象服务

gzdt2020090325.jpg

深圳市气象局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气象服务产品

  践行首创精神,与城市发展步调协同

  2012年至2019年,在广东省气象现代化考评和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价方面,深圳连续八年保持全省“双第一”。

  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享受最好的气象服务,这是深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城市防灾减灾、管理治理,满足市民出行生活个性化气象服务需求。秉持这颗初心,四十年来,深圳气象工作者将首创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不会忘记,1993年两场暴雨引发的变革。

  1993年6月16日至17日,持续大暴雨造成深圳市区多地内涝,全市一度停摆;9月25日晚,大暴雨彻夜未停,全市受灾人口1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7.64亿元。

  一年内连续两场大暴雨,对深圳造成极大冲击。当时,除了一些沿海港口有悬挂防御海上台风和大风的沿海风球信号外(主要为航运和渔民所使用),国内尚没有城市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以更大的进步为灾害做补偿。第二年,深圳学习香港率先在国内推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诞生了国内首个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体系。2005年发布《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010年开始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气象防灾减灾“深圳模式”逐渐形成。

gzdt2020090326.jpg

1994年深圳首次发布暴雨预警信号

  2007年7月18日,深圳推出气象灾害分区预警,这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全新尝试。深圳东西狭长,不同区域天气差异性极大,“统一预报、分区预警、重点提示、对点广播”的做法,有效提高了预警预报的准确率和覆盖面,被列入全国气象现代化指标参照项目。

gzdt2020090327.jpg

深圳市气象局自主开发的气象灾害分区预警系统

  以大运会气象服务保障为契机,2010年深圳推出精细到全市各个街道0小时到3小时的降雨和气温预报,开展全国首个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这一创新尝试再次迸发辐射力,被中国气象局命名为“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服务深圳模式”,在全国推广。

  2019年“4·11”短时极端强降雨的来袭,暴露出基层防御短板和高密度城市的气象脆弱性。痛定思痛,市气象局与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发布《深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提示》并逐年更新,标志着气象预警向风险预警转变。2020年计划修订出台的《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也将进一步夯实基层防御联动机制和高级别预警的“四停”机制。

gzdt2020090328.jpg

深圳精细化网格预报系统

  依托行业优势,构建气象科技创新生态链

  双偏振气象雷达、365米气象梯度塔观测、城市冠层立体观测、城市单元体微气候观测、空间天气观测……特种监测为提高城市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加固基桩。

gzdt2020090329.jpg

新一代双偏振雷达

gzdt2020090330.jpg

深圳气象探测设备建设时间表

  深圳积极融入全国气象行业整体布局,形成了“4+N”气象科技创新模式: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国家气候观象台、深圳南方强天气研究重点实验室、CNAS雷电实验室,4项科技引擎支撑着未来深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与“N”家国家级业务单位、本地高新技术企业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智借力共同将最新科技成果融入气象应用。

gzdt2020090331.jpg

2009年11月30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西涌天文台建成启用。

gzdt2020090332.jpg

1987年6月,深圳市气象台观测场和车库一角。

  从建站初的3个百叶箱,到拥有越来越多“法宝”的现代气象监测体系,一张网全面感知天气变化;从早期的粗略记录、人工收集,到以数据为主线,包含天气自动追踪、分级提示、人机交互、快速制作和气候预测评估的天气气候一体化智能化平台实时共享,智慧气象深度融入城市;从走街串巷式“喊麦”,到涵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12类33种发布渠道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一键发布,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提升到100%——多年来,深圳气象事业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把气象现代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成绩斐然。

gzdt2020090333.jpg

深圳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服务,就要让预报水平再精进一步。为解决预报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适时成立。深圳可以说是全国雷达最密集、自动站最密集的地方。但资料越多,往往意味着进模式后处理难度越大。“在数值预报这个庞大的体系里,资料同化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搞出一套数值预报里面最好的资料同化系统。”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毛夏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群智慧管理;要构建高效科学的气象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保障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气象数据中心的建设,将为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气象灾害联防和公路交通、海上航线、航空出行等提供更优质气象保障服务。

  “我们一直在爬坡过坎。”深圳市气象局局长王延青说,智慧气象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把城市打扮得“高大上”,而是要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广大市民,服务于城市高质量发展,让城市治理更为精细,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图片来源:深圳市气象局 责任编辑:王美丽 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