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审议通过
更新时间:2016-08-17 00:00:00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8月15日,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张虎主持召开会议,审议《深圳市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市发改、财政、科技等各职能部门和各区(新区)共29个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原则通过了《深圳市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修改完善后将发布实施。
张虎在听取市气象局关于气象“十三五”规划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工程项目安排的汇报以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指出气象工作是基础性工作,非常重要,各部门应重视气象工作、支持气象工作,善于利用气象成果来提升指导本行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气象部门要加强对气象规律变化的研究,加密观测,开展深圳气候变迁研究,掌握透气象规律,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让城市建设少走弯路;气象部门要敢于担当市政府赋予的其他业务,不要太拘泥于气象本身的业务,要勇于拓展业务面;深圳气象要定位更高,学习赶超世界先进城市气象服务水平,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定位相适应。
《深圳市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立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深圳市“两区三市”建设目标,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依托新一代气象雷达、智慧气象工程、突发事件分区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及“平安海洋”深圳气象服务保障系统等五大重点工程,构建信息时代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气象公共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气象服务的精准能力,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
《规划》中设定了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平均时效、暴雨24小时预报准确率及台风24小时路径偏差等10项服务于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具体任务指标,并针对如何完成这些指标制定了4大项16小项任务,涵盖提升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水平、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气象保障水平、构建大数据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及强化气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等多个方面,力争到2020年,建成具有引领作用的超大城市气象精细化预报服务体系、建成基于互联网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响应联动体系、建成更具活力的南方强天气科学技术实验基地、建成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气象服务模式,气象服务整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同期先进水平,让市民享受到更加准确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刘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