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深圳市气象私有云建设及大数据管理专家咨询会召开

更新时间:2017-05-11 00:00:00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为落实《深圳市“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气象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气象服务机制的短板问题,努力提升深圳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5月11日,深圳市气象局召开气象私有云建设及大数据管理专家咨询会,深圳市电子政务资源中心、市经信委信息化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省气象局监网处、深圳联通公司系统集成中心、北京国脉互联、国脉研究院等领导和专家参与此次研讨会。


  会上,深圳市气象局介绍了深圳市智慧气象总体设计和气象大数据管理思路,气象利用政务平台资源运行业务在全国尚属首次,无成熟经验借鉴,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单位,目前气象数据交换共享已建成覆盖泛华南和政府间多部门的大数据实时共享大网络,监测范围从150公里扩展到泛华南1500公里,19类75种共946万组数据和产品与部门、公众实时在线共享。但目前仍存在部门内部数据分散、气象行业数据整合难度大、数据的收集沉淀缺乏全面性、大数据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


  深圳市气象局局长王延青指出,信息网络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命脉,气象部门作为城市公共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推进预警预报由单一要素的预警预报到风险预警预报转变,在气象信息的发布上提速扩面。“十三五”时期,气象现代化对气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市气象局将通过平台的延伸更好地应用数据,吸收社会的双创力量,利用社会的研究力量和企业的力量来共同研发,使气象的基础产品和服务产品实现增值,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气象保障。


  市电子政务资源中心武刚主任认为,立足于深圳市政务资源建设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和开放平台,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好基础性的数据工作。


  市经信委信息化处林毅副处长认为,要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工作,云平台的建设维护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实现,建议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将人力从重复的基础工作当中解放出来,重点从事气象预警预报和服务工作。


  广东省气象局监网处副处长谢青林认为,气象行业的信息化一直走在前列,气象业务服务也一直围绕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加工、发布、存储、应用等展开,对大数据应用技术的需求很高。应用大数据,关键是提供数据的服务,比如气象部门利用热力图可以实现靶向发布预警,集中服务。因此要针对行业需求和用户需求发挥众创力量,构建气象大数据的整体框架。


  此外,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深圳联通公司的知名专家也纷纷给予了建设性意见。(江一涛)



图:专家咨询会现场 江一涛摄影


图:市电子政务资源中心武刚主任发言 江一涛摄影


图:市经信委信息化处林毅副处长发言 江一涛摄影


图:省气象局监网处副处长谢青林发言 江一涛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