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打造众智共享气象生态圈——深圳气象科技创新展开新探索

更新时间:2018-10-15 15:42:00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像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一样,深圳市气象局希望集纳科研院所、双创资源和自身的核心业务能力形成一个众智创新、共享共赢的新型气象科技创新生态圈。

  这是着眼未来的事,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探索已经开始。

  一把气象众创金钥匙

  工作日下午4点,深圳万科星火Online创意产业园很是热闹。由于是厂房改造的办公区域,楼不高,户外空间很大,聚集了很多中小企业和创客。年轻人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或是在空地上打羽毛球。

  “到了饭点,我们就在外面烧烤。”年轻的深圳赑玄阁科技有限公司老板汤洋一边说着,一边带记者走进了天璇仓141A。这个不算宽敞的办公loft里还养着一只猫。

 

正在向我们介绍“生毛豆”产品服务的汤洋。张格苗 摄

  与单纯销售空气净化器的商家不同,他们是空气质量监测产品行业全套应用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他们的“生毛豆”环境质量监测仪已经升级到了第二代。

  “第一代卖仪器,第二代出售服务。”汤洋和小伙伴通过独有的组网技术,能把监测仪上数类传感器收集的多种环境数据转化为数据可视化画面进行监控。

 

第二代“生毛豆”产品。

  目前,“生毛豆”城市微观测系统已经分布到全市7所学校和10个生态公园。40所学校,是汤洋希望今年能够完成的目标。

  深圳南山区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是7所之一。校园里遍布的“生毛豆”环境监测点,不但可以收集大量与健康相关的数据,如甲醛、PM2.5等,还有能监测光线强度等大量与生活学习相关的要素,为孩子们的视力保驾护航。

  而用户之所以能与提供服务的创客企业完美匹配,离不开深圳市气象局的牵线搭桥。2015年底,“乐享气象”正式启动。深圳市气象部门提供场地、平台和指导,“孵化”气象服务产品。做得好的创客,不但能够获得更多投资机会,还能进驻市气象局专门搭建的平台,便捷获取众创有关支持。

“乐享气象”培训分享沙龙。

  也正是在气象局搭建的平台上,“生毛豆”环境质量监测仪“改头换面”,第二代产品与第一代产品大不相同,更加专业、耐用、靠谱,最终成为“乐享气象”活动中风投投票最多的三个项目之一,获得了气象众创金钥匙。

  得到这把金钥匙的,一共有12个团队。

  成为更好的“孵化器”

  截至目前,气象科技应用创新活动已经举办了三期,从“乐享气象”“乐创气象”到“乐科气象”,已经培养和孵化了25个在气象科技创新、气象服务创新、气象融合创新方面的优秀创新团队和企业。

  这些成果涉及的领域也各有不同。

  招商国际安全团队推出的港区强天气服务系统,使深圳西部港区能够实时获取所在定点区域的阵风、降雨、雷电等定制的天气信息,第一时间获知市气象局发布的预警信息,据此提前做好生产计划和安全防范,已经成为全国港口气象安全服务的创新示范。

  雅玛科技团队推出的城市安全地铁服务保障系统,将阵风、强降水、雷电等专业预警信息,植入地铁安全生产灾害防御流程与生产调度环节。预警信息精准到全市地铁各个站点、各条线路,时间分辨率为1分钟,空间分辨率达1公里,成为全国地铁气象服务的标杆。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推出台风降雨定量预报研究,运用大数据研究技术,取得了近海台风大风预报、登陆台风引发深圳地区降水预报的科研成果,提高了台风风雨预报的准确率,在面向决策部门的气象信息快报、行业内的天气会商中被频繁使用。

  “我们并非搭一个台子就不管了。”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东华说,对这些有潜力、有前景的创新企业或团队,该局一直在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技术指导,并支持产品推广和业务应用。

  然而,困惑也是存在的。

  “举办活动的时候,大家都很愿意来,但最后发现气象太专业、太难,很多人就打了退堂鼓。”刘东华说,“要让众创气象活起来并不简单。”

  于是,在今年深圳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深圳气象局推出了一个新平台——智创气象共享与应用平台(以下简称“智创平台”)。

  市气象局对该平台寄予厚望,希望它能:

  ——为国内外科研院所提供科研资源平台,推动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为提升深圳气象预警预报的精准度提供科技支撑;

  ——为社会创新企业和科技人员开发个性化产品提供平台,满足公众的个性化气象需求;

  ——为各行业与气象有效融合及协同创新提供渠道,提升气象服务增值效益,让气象服务产品更有针对性。

  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说,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是市气象局一直以来的服务目标,希望培育出更多优秀研究团队、开发企业和应用行业,并不断有优秀气象产品造福深圳民众,为“智慧城市”添砖加瓦。

  一个人和一个集体的成长

  组织、优化这些活动的过程,也是深圳市气象工作者成长的过程。

  气象服务中心章勇鹏,人称“大鹏”,从一开始便参与了气象科技应用创新活动的筹备和组织。

  “我国市场气象服务应用并不够普及,涉及的公司和技术人员也不多。”大鹏在跟相关企业和团队深入沟通时发现,“不能只是让人家来,还得告诉他们气象服务盈利价值和创新点。这是他们愿意参加活动的第一动机。”

  有了企业和团队,还得去找风投公司。按以前的传统,主办方举办一场比赛只要评出优秀作品就行了,不会考虑对方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但市气象局不想这样。

  风投公司为什么要投你?要回答这个问题,对大鹏来说,提炼气象数据应用的商业价值是关键。把那些点子掰开了、揉碎了说,风投公司听了很感兴趣。第一期“乐享气象”的活动现场,就来了16家风投公司,希望投资包括“生毛豆”在内的12个项目。

  大鹏并非一开始就了解这个领域。

  他是山东人,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后在电视台工作两年,后又去韩国学习四年。2005年回到深圳,次年进入市气象局工作。这一待,就不走了。

  这个年轻又有活力的城市深深地吸引着他。

  原本他在市气象局负责宣传工作,后来被领导安排组织气象科技应用创新活动。虽然没有底气,但生活在深圳,时刻被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和行动感染着——每年市政府拿出2000亿元资金支持这些创客企业研发创造。他有勇气。

  一开始,行业外的人以为气象局只是制作天气预报的。好多企业不搭理他,还有人问大鹏来干嘛。再一沟通,人家才知道,原来气象领域有这么多事可以做。

  在他成长的同时,局里的业务也在整合变革。

  大鹏所在的气象服务中心原本设有影视中心,专门负责天气类节目的制作,在去年深圳气象局的业务改革中被“砍”掉了。

  所谓“术业有专攻”。现在市气象局跟媒体合作,购买服务。当台风“山竹”这样的重大天气灾害发生时,电视台会围绕深圳气象局的权威预报内容和决策重点,来制作动画等各类节目,使气象信息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大大提高。

  此外,“空出来一些编制,我们可以针对未来业务发展招一些高层次人才。”市气象局局长王延青说。今年5月,深圳市气象局党组出台了加强人才精准培养工作的意见,鼓励职工根据意愿选择岗位,提升能力。“比如以前单纯的探测岗职工,以后就要帮服务对象做数据集、质量控制才有前途。”

  核心业务科技拒绝“等靠要”

  借助社会力量,气象科技各个领域都可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但在一些事关核心业务发展的创新上,气象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深度参与。

  到目前为止,如何准确预报未来两个小时的天气,也就是临近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但临近预报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一个地区的天气预报水平。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元昭2008年左右开始参与临近预报研究。彼时,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2011年将在深圳举办,精细化场馆气象服务迫在眉睫。

  一开始,市气象局引进了美国气象局使用的雷达资料外推方法TITAN,这是全球具有代表性的客观外推方法之一。到了2009年,陈元昭和同事尝试利用交叉相关算法来对雷达资料进行外推,效果很好,随后在大运会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比赛期间,船帆板项目举办地七星湾海域出现雷暴天气。气象保障小组提前1小时20分钟准确发出雷暴天气警报,在海上比赛的运动员、工作人员全部安全撤回,直到雷暴远离七星湾海域,海面风速大于2.5米/秒后,比赛才重新开始。

  这种方法也并非没有问题。深圳所处的华南地区,常有一些变化很快、影响区域很小的强对流天气,此类雷达回波和一些叠加的雷达回波是交叉相关算法的“软肋”。

  怎么办?陈元昭和团队从2014年开始相继尝试了光流法和粒子滤波算法。遗憾的是,每一种方法在表现优势的同时总会有缺陷。总体来说,在临近预报要解决的雷达回波移动和生消问题上,后者的预判十分困难。

  2017年5月,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棋手柯洁负于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一时轰动。陈元昭想,临近预报的难题是不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解决呢?当时,国际上已经有人在尝试了。

深圳市气象局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签署合作协议。

  机缘巧合,有一次市气象局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叶允明来讲课,得知他的团队正是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陈元昭便和叶允明聊起了合作的事儿,彼此都很有兴趣。

  很快,2017年9月26日,市气象局就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针对气象监测预报精准化难题,借助该校在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和深度机器学习方面的优势,探索大数据智能预报的转变。

深圳市临近预报决策支持平台。

  一开始,通过人工智能方法出来的预报和实况相差很大。后来,叶允明团队想到对抗学习的方法。“就好比有两个人,一个人负责用得到的预报资料模仿实况,而另一个人负责找出模仿结果和实况的区别。”叶允明说。

  用新方法做出的预报,准确率明显提升。

  在时代的风口砥砺前行

  除了预报和服务,信息发布能否抓住时代的“风口”也至关重要。

  2009年,各类官网流行设置论坛版块供大家聊天,市气象局却把论坛改成了互动栏目,随后因及时亲切的回复,被公众评为“最可爱的官网”。到如今近10年4万多条互动留言更成为智能服务的宝贵数据库。

  2009年微博诞生,次年“深圳天气”微博注册,关注数量如今已超186万;2011年 “深圳天气”APP出炉,但如今在“山竹”影响时活跃用户达到850万;2013年1月1日,“深圳天气”微信公众号群发了第一条消息,如今已有超过80万关注用户……

深圳市气象应用动态监测平台。张格苗摄于9月18日 

  如今“风口”转到了短视频。

  今年8月,“深圳天气”抖音账号还只有8万多关注量。9月,30年来影响深圳最强的台风“山竹”来袭,抖音账号关注量激增,一下子超过了40万。

  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气象服务”已经成为深圳大城市气象服务的主阵地,整体服务人群达1600万,覆盖80%以上,总服务人次已接近80亿。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新媒体渠道组背后并非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而是值班的天气预报员,但他们推出的新媒体产品却丝毫不输阵。

  渠道组负责人李海龙就是个“90后”预报员。在深圳市气象局,每一个新上岗的预报员,都必须要先做服务——也就是通过这些新媒体渠道向公众提供服务。

  “如果他服务做得好,就可以成为主打服务的预报员;如果他偏理论技术型,就可以主要跟着有经验的预报员做项目。”李海龙是前者,他认为,“预报员做服务,既让服务更专业,也让预报员更接地气。”

  别看他年纪小,在新媒体领域,他可是经验相当丰富的“老人”。“首先文字不能太长,其次要有趣有料有用。”李海龙说,“爆款”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深圳天气”微博小编在“山竹”来袭时发的众多微博之一。图/微博截图

  不过,相较于做“爆款”,李海龙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在深圳形成一种气象文化。当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形成潜在的社会文化,他希望,气象文化能成为深圳的社会文化之一。美国人喜欢在龙卷风来的时候去追风,这是一种冒险精神;香港有“李氏力场”,虽不科学,却是台风来时大家热烈讨论天气形成的“民间有趣说法”。

  如果深圳的气象文化能够成“气候”,关注气象、讨论气象的人也会更多。

  还有一波新鲜的气象势力在崛起——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等很多学校的气象社团搞得“轰轰烈烈”。李海龙被拉进了社团的微信群,给他们当顾问。让李海龙惊讶的是:“比起小礼品,社团成员们更喜欢的竟然是气象个性化服务创意。”

  现在就“玩”服务创意的他们,长大后会给气象领域带来哪些新东西呢?真是令人期待。

(记者 张格苗 卢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