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气象局召开大运会人工消(减)雨作业方案可行性专家论证会
更新时间:2009-11-20 09:42:00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11月19日上午,深圳市气象局组织专家在局8楼会议室对《2011年大运会开(闭)幕式人工消(减)雨作业方案》(简称《方案》)进行了专家论证。论证会由市气象局王延青副局长主持,由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吴兑研究院担任专家组组长,市气象局长黄競基局长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来自广东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深圳市大运会执行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和市气象局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共20人参加了会议。
《方案》任务是为2011年第26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提供开、闭幕式人工消(减)雨保障服务,目的是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飞机、火箭等多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式进行空中、地面联合作业,尽可能减轻或消除降雨天气对大运会开(闭)幕式的不利影响。
与会专家们在认真听取深圳市人影办对《方案》的情况介绍后,对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作业设计、组织实施、协调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评审,并就方案及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纷纷发表了各自的意见。经过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大运会开(闭)幕式实施人工消(减)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该《方案》的设计也比较合理。但同时,《方案》的实施客观上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一些难度,一是在技术层面上,深圳8月份天气复杂、降水频率高、强度大,且据历史统计显示开/闭幕式(8月12日/22日)当天天气气候特征是降雨概率非常大,一旦2011年大运会开(闭)幕式当日出现大范围的强降水,则人工消(减)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方案也无法有效实施;二是深圳实施人工消(减)雨作业的空域保障受珠三角地区密集的航线、香港、澳门等国际航线的影响,大范围作业空域调配难度非常大,可直接导致无法实施作业;三是火箭作业受珠三角区域人口高度密集的不利影响,防线无法按照理想状态去设置,直接影响整体人工消(减)雨效果;四是在深圳南面广阔的公海上进行海上火箭作业,世界上无现成经验可借鉴,且面临着公海管辖、海上空域申报及作业位置稳定定位等问题;五是组织实施人工消(减)雨作业势必涉及到跨地区协作、军队与地方的部门联动,这些只能由深圳市政府牵头组织并请求广东省政府、中国气象局给予大力支持才能有效组织实施。最后,专家组提出深圳市气象局要高度重视实施作业的安全保障和风险处置预案、组织协调能力和信息传递的可靠性,慎重考虑海上火箭作业的可行性,并建议市气象局对《方案》进行认真修改完善后,尽快报市政府审定组织实施。
黄競基局长在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方案的论证意见后,对专家意见和建议给予了肯定,表示虽然大运会人工消(减)雨实施有很大难度和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市气象局将竭尽全力去保障大运会开(闭)幕式的顺利进行,并强调将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使方案更加完善,为深圳大运会提供更及时、准确和周到的气象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