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冷暖 专注阴晴——记深圳市气象局共产党员谢坤同志
更新时间:2018-05-15 17:42:00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他既是决策气象服务小组骨干,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提供支撑;又是“深圳天气”新媒体公众气象服务品牌的负责人,打造出深受市民欢迎的“天气君”服务品牌;此外还主持了部分局业务系统开发,坚持不懈地做好气象科技研发。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2015年获得第五届广东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三等奖;2016年获得“2016年度中国气象局优秀值班预报员”称号;2017年获得深圳市气象局前汛期气象服务尖兵称号,他就是深圳市气象局气象预警预报二级主管——谢坤同志。
实践“两学一做”,争当服务尖兵
今年已经是谢坤从事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第9年了,天气预报作为一个“小众”职业,看上去比较简单,但其实每次天气过程都不尽相同,每次预报都是挑战。尤其当重大天气过程来临的时候,更是需要气象人一线奋战。
今年,深圳就经历了2008年来最强“龙舟水”过程、台风“苗柏”和“天鸽”严重影响。台风暴雨影响期间,谢坤24小时值守,没有丝毫松懈,专业耐心地答复“天气预警”微信群各级防灾责任人的咨询。6月12日23时前后,台风“苗柏”先后在香港西贡和深圳大鹏登陆,雨带与台风中心脱离,大暴雨还有没有?这成了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谢坤组织局内专家会商,并与省局专家沟通,坚持预报暴雨还有,主要集中在13日。果然,13日早晨全市开始全市出现暴雨,短时间内大雨倾注而下,市区道路出现积水,且影响时间恰好为上课时段。谢坤在准确预报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与三防办和教育局沟通,推迟上课时间,并通过微博、短信和电视字幕等多种渠道将推迟上课的通知发了出去,让天气预报能更加服务于市民的日常生活。
今年以来,深圳市气象局以“比能力、比担当、比奉献、促转型”为主题,深入开展了“两学一做”活动,督促党员同志兢兢业业,克己奉公。谢坤正是凭借着每一次天气过程的优秀服务,经各处室(单位)和各级防灾减灾负责人的推荐,获得了深圳市气象局2017年度前汛期气象服务尖兵称号。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谢坤结合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觉得气象服务仍然是任重道远:“虽然我们取得一些成绩,但就像报告中所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圳对于气象的需求已经越来越精细。前不久受台风“卡努”影响,城管局就想知道风力对国庆挂上去的景观旗帜的影响,老实说,目前还没有一个机构能给出准确答复。还有市民拍婚纱照,经常打电话问东部沿海,云量,光线是不是适合等等,深圳气象的目标也是不断满足深圳发展的需求,我们每个人也需要不断进步,做好一点一滴的服务。”
保障重大活动,炼成技术能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行业也在飞速进步,作为一个预报员及技术类公务员,更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技术总结。工作以来,谢坤以第一作者共发表和会议交流10篇论文,多次代表深圳气象局参加广东省气象局组织的理论知识竞赛并获得名次,2010年和2016年度共两次荣获“中国气象局优秀值班预报员”称号。通过不断锤炼业务水平,谢坤能准确“把脉”天气,真正当好重大过程的“前哨兵”。
2016年初,深圳遭遇超强寒潮,难得一见地天降冰粒。谢坤提前五天就准确预报了“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同时进一步组织寒潮天气新闻发布会,协助决策及公众服务。
2016年7月,台风“妮妲”来势汹汹,深圳首次发布台风红色预警。谢坤在与省气象台会商时提前明确台风“妮妲”登陆点可能在珠江口东侧,将严重影响深圳,同时也与三防指挥部加强沟通,充分提前预警,将台风防御措施多渠道发布给广大市民,有力保障了整座城市的安全运行。回想起当时坐地铁来单位,地铁上全是停工消息,告诉大家什么时候地铁停运,谢坤笑称:“当时真是被自己感动了,最美逆行。大家都下班了,我上班!”
2016年10月,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活动在深圳举行。谢坤同志负责深圳主会场气象服务。恰逢开幕式期间遭遇副高边缘短时阵雨。为提高服务针对性,他通过短信和微信群三小时滚动为组委会提供气象信息,并接受在线咨询,在台风“海马”风雨影响前提醒组委会加快展台拆除工作,再一次避免了重大损失。
在许许多多重要活动中,天气预报员都扮演着幕后支持的作用,谢坤就时常说到:“预报员的行业比较不被外界理解,大家对天气预报的容忍度比较低,容易被调侃天气预报不准。因此我们需要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也争取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气背后的故事。”
打造服务品牌,成就最有温度“天气君”
在业务工作中的谢坤总是恪尽职守、严谨认真,但在面对公众做气象服务的时候,他又能转换成有趣的“段子手”,将气象信息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告知市民。
谢坤从2013年起负责组织“深圳天气”微博和微信服务,粉丝量和影响力逐年增加。近年来,“深圳天气”连续6年获得全国气象类微博第一名;2016年获得第四届广东省互联网+政务论坛最具影响力政务微信公众号奖;2017年获得广东天气V峰会“广东最具影响力微博”。作为“天气君”背后的主要负责人,谢坤先后在深圳市卫生监督局、江苏省气象部门和全国首届气象微博论坛等单位举办的活动中交流心得。
他主导制定了深圳气象微信微博的发布审核机制,让新媒体渠道在公众服务中不仅发布日常气象信息,还承担着权威辟谣、科普答疑等重要职能。
今年6月13日,我市受台风“苗柏”影响造成短时强降雨,市气象局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但由于该预警信号不到停课级别,且影响时间恰好为上学时段,市民通过深圳论坛、微博等渠道针对“台风停课,暴雨不停”的情况进行了质疑。了解到市民的诉求后,新媒体渠道在2小时内迅速反应,主动和网友进行交流,耐心解释预警信号发布的原理,并在上午10时发布了“台风停课,暴雨不停?”的长微博回应质疑。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逢台风、暴雨天气要不要上班上学?什么时候天气晴好能出去玩?是不是真的会连续下大雨?面对公众各种各样的好奇和疑惑,谢坤总是保持着耐心和专注。他梦想着,有一天天气预报能够百分百准确,能精确到分钟,精确到个人。而为着这个梦想,他也会继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