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及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暴雨倾城,部门联动构筑防灾屏障

更新时间:2010-08-23 00:00:00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今年5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多次遭遇暴雨袭击。暴雨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灾害,国人与它的斗争几乎贯穿了华夏文明的全部历史,应该说是经验丰富。当暴雨倾城时,城市是否可以安然?有关城市气象灾害及其应对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部门联动:一种新的灾害管理模式

   在气象灾害面前,相对于农村的“不设防”,城市是“脆弱”的。城市的 “脆弱”不仅取决于气象要素的异常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城市系统本身的状态和承灾力。曾记否,2001年12月7日一场小雪就导致北京全市交通瘫痪,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巨大影响。也就是说,即便是一些气象要素轻度异常也会导致一场城市灾害。同时,由于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和经济活动,灾害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乡村。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人口密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超大型城市和城市群的出现,气象灾害引发的多米诺骨牌反应和放大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甚至难以想象。

  气象灾害不可避免,而灾害的复杂性和放大效应又使得单一政府职能部门难以独立处理这些事件。因此,有关应对城市气象灾害的工作就演化为一场呼唤新的城市灾害管理模式的过程。无论是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还是2010年的海地地震和中国南方暴雨,都让人们意识到,灾难来临时,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和部门联动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多么重要。

  作为气象灾害预报的重要部门,中国气象局非常重视应急管理和部门联动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气象部门先后与交通运输、水利、国土资源、教育等多个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2009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部门工作职责,深化了部门间的联动与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而今年4月1日起实施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再次从法律层面规范气象灾害应急部门联动,更加有力地推动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这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的运行。同时,气象部门还非常重视跨省区的多部门联动防御,进一步强化协同作战、密切配合、迅速反应的整体能力。

   气象预警:部门联动的“信号枪”

   气象部门的预警预报可以说是灾害防御的第一道防线,有关部门联动“信号枪”的作用。既然担当这一职责,那么气象部门传递的信息不仅要准确,还要迅速。

  气象灾害来临时,气象部门需要第一时间根据灾害情况做出预估和预警,提醒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以及社会各个层面开展响应行动。今年5月,经历6场暴雨轮番袭击的广东气象部门均提前 10小时以上发出强降水预报,并提前 1.5小时至3.5小时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据统计, 5月6日8时至31日8时,广东省气象局共计发布公共气象服务短信5.1亿条; 5月9日、 18日、 21日、 29日四次通过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联合省应急办发布暴雨特别提醒短信。

  5月21日至22日,第五轮强降雨袭击江西,宜春等市因暴雨引发多起地质灾害。而早在19日,宜春市国土资源部门根据气象部门的强降雨预报,加强了地质灾害防范。20日下午,宜春市气象局通过短信平台向有关人员发布强降雨预警信息,宜春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组织人员深入全市各山塘水库、陂坝、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安排群众转移。江西是地质灾害易发区,面对异常的暴雨过程,江西省气象局与省国土资源厅及时联动,先后发布了10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宜春等地质灾害严重区域上百人幸免于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同时,准确的气象预警信息能否迅速传递出去,不期而至的灾害信息能不能突破“最后一公里”而达到城市的角角落落和灾害可能发生区域的每位群众手中,也是城市应急管理和部门联动的重要环节,否则再准确的预警也是无济于事。而在这次的广东暴雨灾害中,气象部门建立的信息员队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月6日6时23分左右,翁源县居民收到当地气象部门发出的红色暴雨预警信号。14时,气象局再次通过手机短信将更加恶劣的雨情和天气趋势信息发给县领导、三防责任人员、气象信息员、各中小学校长等。 15时,气象信息员温汝雪组织人员对地处危险地带的1300多名群众转移。19时26分,从化市气象局发出了防御强降水和短时雷雨大风预警短信,良口镇的领导和信息员第一时间通过应急平台将预警信息传达给自己负责区域的群众。

  世博服务,部门联动的生动实践

  大概没有比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城市运行可以更好解读部门联动的例子了。“5月22日上海世博园部门联动应对暴雨”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鲜活的案例。据报道,5月22日,上海遭遇暴雨袭击,但狂风暴雨丝毫没有影响到世博会进程。当日入园人数为36.12万人次,创下世博会开园以来新高。世博版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成功打响部门联动的“第一枪”。

  据悉,5月21日23时,上海气象部门按照之前制定的“早通气”标准首次发布强对流天气内部预通报(消息),并于5月22日0时30分升级为强对流天气内部预通报(警戒)。 随着这一“发令枪”的响起,园区指挥中心内气象指挥岗立刻向指挥中心指挥长报告,并在事件管理系统下发预通报,启动联动机制。紧接着卫生、交通、物流、农业、绿化等各指挥席位、二级指挥平台、片区场馆管理部快速反应。夜色中,世博园区相关部门迅速做好了园区内各项防雨措施,加固园区内标识物和树木,为防汛排水和应急抢险度身定制的16辆防汛移动式泵车随时待命……5月22日一开园,所有进园游客都收到了气象短信,提醒防雨防滑。为保证参观者安全,园区内的高架步道在雨势较大时一度关闭。

  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是世界气象组织示范项目,强调部门联动,实现早发现、早通气、早预警、早联动、早处置的规范化一体化灾害防御机制。通过这个系统建设,目前上海市气象局已经与全市100多个部门,包括几十家世博指挥和管理部门建立了气象服务联动机制,全面提升上海城市和世博会应对灾害性天气和突发状况的反应速度和能力。部门联动机制不仅提高了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也使得融入式的服务提高了气象部门的管理职能,为城市管理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对于暴雨的防御和减灾而言,规划建设考虑得更周全些,在气象预警及时、部门联动减灾的基础上,公众防范意识再强些、减灾措施再有效些,多少街道、房屋特别是生命就可以免于“灭顶之灾”。当然,对于气象部门来说,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精确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提高中小尺度预测准确率成为应急联动机制降低气象灾害损失的关键。罕见大暴雨检验着气象应急管理和气象预警。

 

  (责任编辑:苏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