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深圳市气象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22-12-22 17:15:18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2022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法治深圳建设规划(2021-2025年)》《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等工作任务,全面提升气象法治建设水平,为深圳气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运用法治思维推动深圳气象高质量发展

  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和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气象治理为抓手,全面提升气象法治建设水平。党组书记、局长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规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气象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亲自布置、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不断提升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一是抓好理论武装。组织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领学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报告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提出气象法治工作思路,并要求各支部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三会一课”重要内容,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具体落实措施。二是认真组织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研究审定《贯彻落实<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措施(2022年)》等法治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双月学法”活动,学习《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等气象相关法律法规。三是坚持依法决策。带头增强法治意识,完善合法性审查和法律顾问咨询工作机制,就重大行政事项经常性开展法律风险咨询,确保决策事项合法合规。

  二、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多措并举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工作见实效

  (一)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一是强化气象防灾法治化。健全气象灾害应急体制,经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同意成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制定《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工作规则》,组织各成员单位做好雷雨大风等气象灾害防御。修订《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指导各区做好编写和备案工作,推动市区两级落地实施。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范》地方标准的发布,推动预警发布的标准化。二是强化党内规范性文件建设。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党内规范性文件制定、报备、精简进行布置。建立前置审核、中期审核、事后校核的“三核”机制,今年共5份党内规范性文件通过市委备案审核,连续5年保持备案及时率和通过率100%。三是加强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先后修订《深圳市气象局气象数据使用与服务管理规范》等10余项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各项行政运行。

  (二)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提升气象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一是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编制管理。确定“国家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深圳端项目”、《暗夜社区光环境规范》作为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认真做好风险评估、专家咨询论证等程序。二是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坚持对行政决策事项的合法性开展审查,建立法务管理岗及局法律顾问相结合的双重审查机制,全年开展合法性审查278宗。

  (三)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气象“放管服”改革。一是落实上级交办的营商环境改革任务。制定《深圳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指引》,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实施细则,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从源头防范风险。二是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力度。修订《深圳市气象局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程序》,增加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机制,加强对涉及市场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力度。

  (四)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健全气象行政执法制度。修订《深圳市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细化违法情节和处罚裁量标准。制定《深圳市气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明确四类气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事项。二是加大气象重点领域执法检查力度。对全市54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发现隐患并完成整改30家。三是气象安全监管有力有效。线上线下对933家企业开展隐患排查,督促闭环整改202家。将气象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完成气候风险分析报告17份。编制《深圳市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指引》,在用地规划核查阶段提出建设项目气象灾害防御的技术控制指标。

  (五)提升气象智慧履职能力,实现政务服务高效透明。一是加强气象数据联通共享。依托国省建设气象信息化核心基础平台“天擎”“天镜”深圳端,升级支撑深圳气象业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梳理政务服务、防灾减灾等6大类共149项数据编目,推动气象数据有序共享。二是赋能“1+11+N”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智能化。将智慧气象深度融入“1+11+N”应急监测指挥体系,陆海一体气象灾害决策等四个系统接入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指挥中心,通过服务中台共享31类数据。针对轨道交通、港口等行业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发送预警预报及灾害风险提示超6万条。

  (六)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加大气象法治科普宣传。一是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普法活动4场,宣讲《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覆盖8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册。二是创新气象法治科普形式。提高气象天文科普服务质量,打造“深圳天气小剧场”等服务品牌。持续做好“谈天说地”节目,开展气象法律法规明确的气象灾害预警防御措施等知识的宣传。三是提升气象法治科普服务水平。全面推动气象法治科普进学校、进社区活动,组织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培训19场,覆盖10000余人次。

  三、存在问题

  虽然气象法治工作能力和水平有新提升,对标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仍有差距。一是地方气象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市仅有一部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相关的市政府规章,缺乏综合性地方气象法规,需进一步加强气象管理法治保障。二是气象管理体制机制不够畅顺。我市各区未设立气象管理机构,在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各项气象工作职责时,与各区、各相关单位之间仍存在职责不明确、操作不畅通等问题。

  四、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法治深圳建设规划(2021—2035年)》的目标任务,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进一步完善气象法制体系,强化气象灾害治理,为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干部理论武装提高法治思维。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组织引导干部职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起来,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认真谋划和落实气象法治工作重点任务。

  (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法规体系,提升气象灾害防治能力。一是健全气象法治保障。加快推进《深圳市气象管理规定》预备类规章的制定工作,严格按照报送的时间进度落实工作。明确气象主管机构、各区及各职能部门在气象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完善气象预警预报发布传播与服务机制,规范气象数据开放共享服务和监管。二是加强气象综合改革政策保障。贯彻落实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提请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健全气象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体系。

  (三)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重点领域管理机制。一是完善应急指挥联动体系。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要求,与市应急管理部门共同完善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运行机制,构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与隐患排查、救援指挥调度等有机衔接的新体系。二是探索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水平评估机制。推动3个区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水平评估试点,提升区域及重点企事业单位基础设施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健全以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三是探索气象产业发展管理机制。借助创新链、人才链,积极培育气象产业链,推动形成气象服务、模式研发、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气象服务众创平台,吸纳社会各方面资源,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满足城市运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科技服务个性化和商业化需求。

  (四)推进气象数据开放共享服务,提升“+气象”精细化服务水平。一是加快完善气象数据内部使用和外部服务的管理制度体系。做好数据安全风险管控,构建规范有序的开放共享服务新格局。依托智慧气象服务中台,将“深圳天气”供给方式由“互联平台”发散模式向“数字政府”集约模式转变,优质发展“深圳天气”特色及示范产品。二是构建场景化“气象+”服务新格局。新增电力、能源等场景化气象服务,深化交通、建筑工地等行业场景化服务应用,形成跨界融合服务的现代化高效联动机制和全要素的“+气象”行业气象灾害防御预警服务保障体系。拓展地铁防御气象灾害的“520”应急响应模式和四有服务机制。

  (五)加强气象法治宣传和培训,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一是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学习力度。提请将学习《广东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纳入市政府常务会议“局长讲法活动”,贯彻落实好市级气象部门在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职责,研究制定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气候资源探测、调查、评估、区划等工作。二是提高气象普法服务水平。积极谋划天气预报预警服务进小区、气象天文科普进校园等活动。全力推动在南澳西涌创建国内首家“国际暗夜社区”,以天文科普能力建设为重点,结合联合观测和科学研究工作,打造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天文品牌。

深圳市气象局

2022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