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响应更迅速联动更紧密处置更专业
“网格+气象”:持续夯实筑牢城市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更新时间:2025-08-12 09:50:16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从抗击给深圳带来严重风雨影响的台风“韦帕”;到防御持续时间超长、影响范围超广、降雨强度超大,突破三项降雨历史纪录的“8.5”特大暴雨,深圳这座人口超千万的城市运行秩序未受到明显影响,总体平稳。这背后离不开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市三防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也得益于广大一线工作人员的岗位坚守与连续奋战,其中,“网格+气象”的深入联动更是基层防灾减灾有力动员的直接体现。

图片1.jpg

(8月5日上午,坪山区坪东社区网格员在转移积涝区受困孩童 图:笛笛)

  咬合式联动:全城防灾减灾总动员

  “您好,这里是深圳市气象台,目前我台已经在龙岗区和坪山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请注意防御暴雨可能引发的局部内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8月5日00时13分橙色暴雨预警发布后,深圳市气象局同步向全市值班室负责人进行“叫应”。

  8月4日至5日15时,深圳市气象局在全市累计发布35次暴雨预警(其中黄色暴雨预警16次、橙色暴雨预警13次、红色暴雨预警6次)。从气象预警“12121”电话自动叫应到人工叫应,通过自动电话点对点叫应各区三防、水务、交通、城管、规自等部门及各街道、社区责任人共5080人次,对重点人群开展人工补叫应,确保必叫应人员100%响应,第一时间组织辖区开展灾害防御,实现从预警接收、响应部署到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兜底式叫应为“网格+气象”联动提供坚实保障。在这次“8.5”特大暴雨过程中,全市1.9万名基层网格员共协助相关部门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4680人,及时处置6处小规模山体滑坡、14处挡土墙倒塌、58处短时积水险情。

图片2.jpg

  (8月4日,龙华区福城街道网格员在暴雨来临前集结 图:李雷新)

  织密防护网:“网格+气象”紧密融合

  “以前下大雨心里总不踏实,现在预警信息和网格员来得又快又准,社区应急处置特别及时!” 8月7日,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坪东社区一经历过内涝的居民对网格员由衷感慨。

  8月5日凌晨零时55分,深圳分区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警后,坪东社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社区工作人员、网格队伍共计105人顶风冒雨紧急出动,调配应急车辆15车次,对辖区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巡查了512处楼栋场所、289处边坡及老旧房屋等风险点。7时15分,网格员排查得知,辖区南片区受浸,其中英才路及同心南路水位更是达到100cm,相关区域一楼房屋已水浸严重。在通过平台上报险情后,网格员积极协助城建、水务、应急抽排积水、设置警戒、封堵道路、劝导人员转移。女网格员负责主干道道路设卡拦截,劝导过往车辆绕道;男网格员负责对受浸水区域楼栋断电并组织人员转移。当日17时,各受浸区域和主要道路积水退去,

  跑赢暴雨,预警信息争分夺秒。早在7月30日,坪东社区依托“网格+气象”机制,以“早部署、早排查、早预警、早转移”为原则,及时将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信息及防御指引,通过居民微信群、物业联络群等方式,精准推送到责任网格内每户人家、每家企业。

  坪东社区党委书记王茂全表示:“‘网格+气象’机制的核心在于融合。气象预警提供‘天时’,网格化管理落实‘地利’与‘人和’,通过科技赋能和力量整合,我们实现了风险早发现、预警早传递、问题早处置,将汛期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

图片3.jpg

  坪山区石井街道社区网格员正在协助水务部门抽排路面积水,转移群众车辆 图:王菁

  培训全覆盖:应急处置更专业

  坪山区各街道和社区只是深圳“网格+气象”深入联动筑牢城市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一个缩影。不管是在抗击台风“韦帕”期间,还是在此次迎战“8.5”特大暴雨前后,从大鹏到深汕,从南山到宝安,从龙华到龙岗,从罗湖到盐田,从福田到光明,各区、各街道、各社区赶在台风暴雨预警前提醒辖区居民提前做好防范;协助街道安置处置辖区避险群众;台风、暴雨预警降级后积极协助处置洪水积涝点的案例比比皆是。

  精准预警、科学调度和暖心服务背后离不开未雨绸缪的防灾减灾知识的培训与演练。早在今年4月11日,深圳市气象局联合深圳市社区网格管理办公室共同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网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各街道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纳入网格员常态化培训内容,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6月5日,深圳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深圳市气象局首次联合主办“2025年全市基层工作人员气象灾害防御培训”,包括街道工作人员、社区“两委”成员、专职工作者、网格员等超3万名一线防灾减灾“前沿卫士”线上线下同上一堂课,从风险认知、应急技能,到专业化、情景化、案例化形式讲解,参训人员均表示:“临灾研判与应急处置能力得到系统性提升。”

图片4.jpg

  (深圳市气象局气象进小区服务产品简单明了,便于网格员处置。)

  “网格+气象”联动机制促使深圳基层防灾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跃升,与深圳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产品的持续更新升级紧密相关。今年入汛初期,深圳市气象局就先后印发《深圳市强对流天气风险及防御指引(社区篇2025年版)》的通知,并联合深圳市社区网格管理办公室印发《基层“网格+气象”气象服务和防御联动指南》的通知。同时,依托深圳天气APP优化气象进小区栏目,基于格点预报的天气公告、短临天气和气象预警可以直接生成或转成PDF进行转发,便于预警预报信息精准快速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各街道、社区个性化创新,如坪山区碧岭街道贴心推出雨天防范小妙招和暴雨天气六大应急技能,将防汛知识从书面理论转化为居民的实用技能;龙华区福城街道则编制了《气象家书》挨家挨户进行派发,各出奇招为辖区居民撑起安全度汛的“保护伞”。

  抗击“韦帕”台风期间,南山区沙河街道仅用4个小时,就将辖区766名建筑工人全部安全转移至指定安置点,整个过程井然有序,被安置人员均表示“很温暖、很感动”。“预警信息能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个网格,应急处置可以精准到每个风险点,这就是我们城市防灾减灾韧性的所在。”沙河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易红梅 臧沛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