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气象服务 > 专项服务 > 农业气象服务

《深圳春耕春播气象服务》
科学应对天气,护航农业生产

更新时间:2025-03-27 09:33:11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随着2025年春季的来临,深圳已进入农业生产的关键期。春耕春播的成效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科学利用气候规律、防范气象灾害是保障农业丰产的重要前提。本文结合深圳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实践,为农民朋友提供实用指导。

  一、深圳春季气候条件

  春季是冷暖气流交替的季节,天气多变,常出现“乍暖乍冷”的天气,有所谓“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之说。春季影响深圳的冷空气势力开始减弱,但初春仍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少数年份在2月下旬仍可出现寒潮天气。春季降温的同时,多数伴着阴雨天气,是日照最少的季节。春季雨水总体较少,多数年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受暖湿气流影响,春季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开始活跃,常出现强对流天气,尤其是4月常出现短时强降水,造成局地城区水浸、积涝。

  (1)气温特征

  春季(2月上旬至4月下旬)平均气温为16.8℃~23.1℃,昼夜温差较大,3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偶有“倒春寒”现象。

  (2)降水与光照

  春季平均降水量约208.8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局部易发短时强降雨(如4月强对流天气)。日照时数平均约100小时左右,光照充足但阴雨天气可能造成阶段性光照不足。

  (3)典型气象风险

  倒春寒:3月中下旬冷空气南下可能引发低温阴雨,导致烂种烂秧。

  暴雨洪涝:4月强降水易引发农田积涝,影响播种进度。

  干旱:部分地区因降水不均可能出现春旱,需提前储备灌溉水源。

  连阴雨:由暖湿气流与冷空气共同作用形成,导致水稻秧苗徒长、蔬菜霜霉病蔓延、荔枝“沤花”等问题。

  二、春耕春播最佳时间

  水稻:早稻一般选择3月上旬播种(“惊蛰”前后)冷空气结束气温变暖时播种,秧龄20~25天,利用“冷尾暖头”天气抢晴播种。

  蔬菜:3月下旬至4月中旬,如:油菜每年3月下旬进行直播,茼蒿每年3-4月进行播种,红薯叶:每年3-4月将薯块埋入土中。

  经济作物(如花生):4月初土壤温度稳定≥12℃后播种,耐旱性强但需防涝。

  三、需重点防范的气象灾害

灾害类型

农业影响

应对措施

倒春寒

水稻烂秧、蔬菜冻害、果树落花落果

覆盖保温、喷施防冻剂、推迟播种

暴雨

农田积涝、土壤板结、种子冲失

疏通沟渠、抢排积水、补种短生育期作物

干旱

播种延迟、出苗不齐

节水灌溉、覆盖保墒、优先种植耐旱品种

连阴雨

水稻秧苗徒长、根系发育不良、 蔬菜霜霉病高发、荔枝花期"沤花"、龙眼授粉率下降

开深沟排渍、架设防雨网、人工辅助授粉

  四、主要农作物气象适应性

  水稻

  需日均气温≥15℃、光照充足,播种后遇连续阴雨需及时排水防烂秧。

  蔬菜类

  叶菜(小油菜、油麦菜):耐低温但忌涝,建议起垄种植。

  茄果类(辣椒、番茄):需≥20℃稳定温度,苗期防寒、后期防暴雨。

  经济作物

  荔枝:耐旱性强,但花期需防冻,好控梢促花,及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

  花生:耐旱性强,但花期需防涝,选择排水良好沙壤土。

  番薯叶:耐高温高湿,适合春季扩种。

  五、春耕前准备工作清单

  (1)气象监测设备

  安装小型农田气象站(监测温度、湿度、降水、风速),推荐配置太阳能供电型。

  使用“深圳天气”查看精细化天气预报,重点防范低温过程和强对流天气。

  (2)农田水利维护

  清理灌溉渠道淤泥杂草,检查水泵、闸门运行状态。

  低洼田块加装移动式抽水机。

  (3)种子与农资储备

  选择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提升发芽率。

  储备生物有机肥、可降解地膜,优先使用缓释肥减少追肥次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春播需“看天行事”,通过科学利用气候资源、主动防范气象灾害,可实现稳产增效。市气象局将持续提供农业气象专题服务,让我们携手把握农时,共筑丰收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