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气象高质量发展
2024年计划单列市气象局长联席会议在深圳召开
2024-12-11 10:03:34

  新质生产力赋能气象高质量发展,目前取得了怎样的进展?12月6日在深圳召开的2024年计划单列市气象局长联席会议可找到答案——

  从聚焦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突出“高效保安全”,推动气象服务现代化,深圳、宁波、青岛、大连、厦门五个计划单列市都在加速全力开辟气象新质生产力新赛道。

  深圳市气象局在首个人工智能区域预报大模型智霁1.0投入业务应用基础上,聚焦气象高质量发展中的预报预警服务的堵点、难点、痛点,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气象预报服务深度融合,拓宽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场景,该局目前正在酝酿构建人工智能“3模型+3能力+3体系”。

  宁波市气象局依托超算中心算力资源,部署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基于快速更新的1小时、3小时集合预报产品;研发基于S波段雷达的风暴识别、雷暴大风识别和定量降水估测算法,实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雷达外推预报和定量降水预报产品的本地化部署和应用。

  青岛市气象局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三种侧重点不同的青岛能见度预报方法,进而研发三种能见度客观预报产品。产品时空分辨率为3小时、5公里,最长预报时效为240小时,浓雾检出率比传统算法提高了9倍。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应用于山东省海雾预报业务。

  人工智能在大连市气象局气象预报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该局引进国家气象中心重大气象保障要素客观预报系统并本地化应用,在显著提升要素预报效果同时,为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厦门市气象局将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入监测、预报、服务和日常管理全流程,“气象预报+人工智能”,“AI+探空”在该局数字预报建设中取得明显成效。

gzdt202412110101.png

(与会代表在深圳气象科技创新产业园区调研指导)

  新质生产力催生气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也进一步提升了各计划单列市气象赋能当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细化水平。“气象+”成为本次联席会议的热词。深圳市气象局建设气象科技创新产业园区,首个低空气象产业链已基本成型,精准赋能深圳“20+8”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连市气象局推动“气象+保险”跨领域深层次合作;青岛市气象局面向海洋、农业、金融、文旅等行业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实现“+气象”融入式发展;宁波市气象局“金融x气象”开发的农业气候贷、光伏气候贷、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等系列产品……各计划单列市气象部门均以实际行动赋能城市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

   联席会上,各市气象部门还对“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以及相关发展目标做了沟通与交流。

(文:易红梅 图:谢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