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及政策解读 > 政策法规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更新时间:2023-08-18 16:10:58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市有关单位:

  现将《深圳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气象局反映。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23年8月4日

 

深圳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

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和《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措施。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紧紧围绕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战略定位,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最强,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气象支撑。

  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全灾种监测、全时域响应、全行业研判、全周期服务、全方位赋能”为特征的数智气象服务体系,更好服务“五个中心”建设;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智能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达百米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走在全国前列、先行示范。

  到2030年,大城市气象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建成大城市气象综合观测、人工智能气象预报、智慧气象服务示范区,气象科技产业发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2035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水平全球领先,智能气象观测、区域数值预报同化技术、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深圳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二、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支撑

  (一)加大气象科技创新投入。市科技计划加大对气象预警预报技术的支持,鼓励和支持全市各类创新主体围绕数值模式同化、人工智能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大城市精细化气象服务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强化与部门、高校、企业的联合,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协作攻关机制,推动项目、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一体化配置。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度应用,培育气象智能装备、数字气象应用等创新平台,推动智能气象观测装备国产化创新。(牵头单位:市科技创新委、市气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二)做大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充分用好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政策,打造国际一流的区域数值同化技术原始创新策源地。持续保障经费投入,争取国省气象部门共同支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气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湾区时空多尺度同化分析系统,研发中小尺度恶劣天气识别跟踪预报预警等技术。研究推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实验室建设,重点开展大城市气象服务人工智能技术联合攻关。协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和鹏城实验室分别为气象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和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持续提供相应的超算、智算和存储资源。(牵头单位:市气象局、市科技创新委,责任单位:市人才工作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福田区政府)

  (三)提升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研究能力。推动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研究机构建设,支持其作为国家气象科技领域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综合气象观测基地等平台基础条件建设。聚焦地空天一体化综合观测、基于数值预报需求的适应性观测试验、非均匀下垫面边界层结构、高速城市化对天气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展开研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国家气候观象台。(牵头单位:市气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

  (四)制定实施气象人才专项计划。将气象人才建设纳入市相关人才计划,支持气象部门设立特聘岗位,面向全球引进气象高层次人才。在科研立项、教育培训、评先表彰等方面对气象专业技术人才给予支持。鼓励本地高校开设气象类相关专业,推动跨学科人才联合培养。建设虚拟气象台,以柔性引才方式聚集全球顶级预报人才。鼓励港澳气象人才以适当方式在我市气象部门任职和开展气象科学研究。(牵头单位:市气象局、市人才工作局,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港澳办、市政府外办)

  三、加强数智气象基础能力,为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提供支撑

  (五)围绕全灾种监测,构建超大城市综合观测体系。加快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光明气象观测基地等建设。加密灾害天气监测网,空间分辨率逐步达到2公里,重点区域达到1公里。完善主城区风温湿气溶胶云水多要素垂直立体廓线观测。推动市区、部门间共建共享气象观测设施,建设生态、交通、水务、能源等专业气象观测站网。充分利用多功能智能杆、通信铁塔等市政公共设施和高层建筑等发展泛在感知智慧气象观测网。针对台风、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开展多源雷达协同观测试验,实现中小尺度突发性、极端性强对流天气监测识别能力达到99%以上。(牵头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建筑工务署,各区政府〈新区、合作区管委会,以下统称各区政府〉)

  (六)围绕全时域响应,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研究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精细化智能化服务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极端天气灾害风险精细化动态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根据气象灾害影响修订城市基础设施标准、优化防御措施。依法开展城市规划和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细化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停课停工等触发机制,开展分行业精细预警试点。实施“网格+气象”行动,气象防灾减灾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区级气象服务工作。定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区划,探索建立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制度。发展壮大气象天文等领域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牵头单位: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建设局、市水务局、团市委,各区政府)

  (七)围绕全周期服务,打造新一代超大城市精细化智能化预报服务模式。持续支持台风暴雨监测预报质量提升计划,健全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预报业务系统和产品体系,实现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精细至社区天气,提前1小时精准预警局地强天气。建设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系统,健全针对不同灾种、区域、时段、强度、影响的气象灾害风险精细化服务体系。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值模式相结合的预报业务,建设超大城市百米级分钟级的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完善智能化实时动态快速更新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迭代升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牵头单位:市气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各区政府)

  (八)围绕全行业研判,提升超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水平。无缝对接国省气象大数据,融入深圳市政务云,探索构建数据全量归集、数算一体融合、服务智能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整合打造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综合管理为一体的多跨协同气象重大应用。持续升级智慧气象服务中台的气象服务产品超市、智能化产品制作、融媒体发布和智能调度服务等功能。构建基于CIM/BIM的数字孪生大气,开展交通、水务、生态、旅游、城管、建筑、农业、电力、燃气、金融、能源等分行业全过程风险研判,发展保障城市运行的分行业场景化气象服务。完善气象数据资源、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保障。(牵头单位:市气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应急管理局,深圳供电局,各区政府)

  (九)围绕全方位赋能,积极培育和发展气象科技产业。健全促进气象科技产业发展相关制度,用好财税、金融、土地等扶持政策,建设国家级气象科技产业园,促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赋能“20+8”产业集群发展。发挥市、区国企基础性、功能性作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建设新型气象众创开放共享平台。探索政府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支持气象科技产业发展,建立气象科技产业联盟,构建政府扶持、需求拉动、市场主导的气象科技产业生态圈。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气象领域购买服务改革,激活气象服务市场。完善高质量气象数据集,提升气象数据服务效能,探索建立气象数据价值实现模式,促进气象数据产品合规高效流通使用。(牵头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区政府)

  四、推动气象服务提质增效,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十)实施“+气象”赋能行动,保障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加强先进制造业工业园区气象服务保障,立足气候资源禀赋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建立双向式气象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气象服务。支持开展海洋渔业、海上工程作业、港航物流、海上运动、滨海(海岛)旅游等专业气象服务。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气象服务平台,建立江海陆空铁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物流气象服务体系和预警联动机制,开展商贸物流气象保障服务。建设低空气象服务中心,保障低空飞行、通用航空运营。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气象服务。(牵头单位:市气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海事局)

  (十一)实施大型活动气象服务行动,保障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聚焦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发展关键区域微尺度专项服务技术,为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各类活动提供优质气象服务。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深圳购物季等大型综合性消费节庆活动提供公众出行消费影响指数预报服务。聚焦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完善重大体育赛事气象服务体系,开展赛前、赛中、赛后全过程专业化保障。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气象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展气候投融资、气象保险、天气指数期货等服务系统和产品。(牵头单位:市气象局,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十二)实施智慧气象惠民行动,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纳入市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个性化智能服务“U气象台”。建设健康、旅游等高品质生活专项气象服务系统。完善气象天文科学传播融媒体矩阵,建立全过程“预报+科普”气象服务,构建深圳全域气象天文科普大格局。增强国家级气象科普基地服务功能,高标准建设或升级气象天文科普场馆、气象天文主题公园。开展天文服务品质提升工程,打造以西涌为主体,光明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各具特色的天文服务体系。建设气象天文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牵头单位:市气象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科协,光明区政府、大鹏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十三)实施生态气象服务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强化气候变化对深圳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完善温室气体观测网。加强臭氧等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开展基于气候变化的城市生态宜居评价以及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碳汇效益评估。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气候监测评估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挖掘生态气候资源价值,打造气象美学应用示范、气候环境旅游体验区。建设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监测评估系统,为清洁能源规划、建设、运行、调度提供精细气象服务。(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深圳供电局,各区政府)

  五、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保障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高效实施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全市气象工作会议,通报气象发展情况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各区要加强对辖区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定期研究气象工作,将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支持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依法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制定配套三年行动计划滚动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地实施,加强气象高质量发展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牵头单位:市气象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区政府)

  (十五)加强法治建设。健全气象法规制度体系,制定颁布深圳市气象管理规定,适时制定地方性气象法规,根据需要开展《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等规章的修订工作,夯实气象工作法制基础。建立本市气象标准中长期规划,健全地方气象标准体系,提升气象标准应用成效。(牵头单位:市气象局,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

  (十六)加强投入保障。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数智气象重大项目统筹规划。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气象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完善气象部门研究型业务预算支持机制,制定气象业务经费定额标准,建立全领域数字气象基础设施升级迭代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制约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气象局,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各区政府)

  (十七)加强开放合作。加快建设气象领域全球创新网络枢纽地,积极推进深港澳气象科技联合攻关,推动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跨境流动。深化国际气象业务合作和人才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气象事务,承担世界气象组织示范项目,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牵头单位:市气象局、市政府外办,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委、市港澳办)

  附表:深圳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任务分工


  附表

 

深圳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重点任务分工

序号

任务名称

主要内容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一、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支撑

1

(一)加大气象科技创新投入

加强突发性灾害天气研究,加大气象预警预报科技攻关力度,持续支持综合气象观测、资料同化、人工智能气象预报、预警精准发布等方面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鼓励和支持全市各类创新主体参与气象科技研发,重点解决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雷达协同观测融合、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技术难题。

市科技创新委

市气象局

2

建设多部门联合支持的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平台,聚焦灾害性强天气自动监测识别预报、灾害风险预警等,推进人工智能算法在气象数据分析、资料同化、“气象+”服务中的深度应用。探索开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导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创新应用。

市气象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3

(二)做大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

持续保障经费投入,争取国省气象部门共同支持,完善“政产学研用”运行管理机制,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气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力争核心研发人员达到50名以上。研究推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实验室建设,重点开展大城市气象服务人工智能技术联合攻关。推进气象科技成果向预报业务、防灾减灾和公众气象服务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转化。协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和鹏城实验室分别为气象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和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持续提供相应的超算、智算和存储资源。

市气象局、市科技创新委

市人才工作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福田区政府

4

建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空多尺度同化分析系统,形成百米级分钟级循环同化能力,实现在全省业务化运行。发展中小尺度恶劣天气识别跟踪及临近预报等大城市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

市气象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福田区政府

5

(三)提升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研究能力

围绕“珠三角经济圈气候环境变化规律及致灾机制”科学研究目标,开展基本气候变量长期、连续、高精度观测。推进大湾区滨海大气环境与气候背景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平台建设。联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开展华南超大城市强对流智能观测与快速识别预警试验、垂直多波长雷达与天气雷达协同观测试验。

市气象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生态环境局

6

联合市水务、海洋、生态等部门共建多圈层气候观测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多部门合作的“地球气候系统综合观测站”。

市气象局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

7

(四)制定实施气象人才专项计划

将气象人才建设纳入市相关人才计划,开展特聘岗位评聘工作,积极申报国家气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力争实现零的突破。

市气象局

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8

健全气象人才考核评估机制,构建以年度考核为牵引,聘期和平时考核为补充,与职称评聘、高层次人才推荐等工作充分衔接的人才考核评估体系,绩效分配和科技成果转化收益适当向作出突出贡献的气象科技人才倾斜。

市气象局

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二、加强数智气象基础能力,为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提供支撑

9

(五)围绕全灾种监测,构建超大城市综合观测体系

推进深汕气象观测基地、光明气象观测基地建设。完善城市区域精密立体观测体系,在石岩、西涌基地建设和完善“风、温、湿、水凝物、气溶胶”5条廓线,在全市重点区域布设激光测风雷达、多功能智能杆气象微站和高层楼宇气象观测站。建成高分辨率的三维网格化数字气象实况场,形成覆盖广东省范围时空分辨率为1km/5分钟地面实况产品。推广“龙华模式”,市区协同共建打造“基础天气网+精细加密网”,实现气象监测覆盖至社区。利用多种智能设备开展社会化微气象观测,探索构建“实时观测、实时分享”的社会化气象观测新路径、新模式。

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建设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建筑工务署,各区政府〈新区、合作区管委会,以下统称各区政府〉

10

发展多系统智能协同观测模式,建设深汕和深圳北部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实施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设备智能化改造,推进国产化和迭代更新。强化S波段和X波段天气雷达的数据融合应用,完善深港雷达低层反射率组网、降水融合、强天气识别和预警等产品,打造协同观测应用示范。

市气象局

市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

11

(六)围绕全时域响应,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研究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精细化智能化服务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优化“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建立常态化+非常态加密的全过程视频会商机制,完善与市区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中心的数据和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重大天气加密通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风险分析。建立基层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标准,提高极端天气“兜底式”发布覆盖能力和全社会气象灾害防范应对能力。试点开展港口、建筑等行业精细预警,构建适应局地气象特点的应急处置模式,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自主响应能力。

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建设局、市水务局,深圳海事局,各区政府

12

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细化高级别台风、暴雨预警停课、停工等的触发机制。推动气象防灾减灾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明晰网格气象事项、工作职责,构建气象防灾减灾闭环管控机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水平评估机制,强化各区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开展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做好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建立健全鼓励支持、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机制,发展壮大气象天文等社会组织,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

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

市委政法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团市委,各区政府

13

(七)围绕全周期服务,打造新一代超大城市精细化智能化预报服务模式

引进集成国省先进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结合精细地形发展高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客观释用,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多方法多模式最优融合算法,发展智能化实时动态快速更新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完善短临短期无缝隙网格预报融合技术和协同更新机制,优化智能网格全流程预报检验动态反馈。研发三维智能网格预报释用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值模式相结合的预报业务,建设适配国产信创环境的三维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平台,健全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预报服务产品。

市气象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应急管理局

14

综合应用气象、水文等监测数据和网格预报等多源数据,联合水务、应急等部门建立积涝、山洪等风险预警信息多部门联合发布和动态服务机制,实现市、区、街(镇)、社区、网格分级应用。

市气象局、市水务局

市应急管理局,各区政府

15

建设深圳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融媒体发布平台,迭代升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加强新技术、新媒体在预警信息发布中的应用。完善突发灾害性天气递进式预警信息靶向发布机制,优化市区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流程,修订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标准,拓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

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各区政府

16

(八)围绕全行业研判,提升超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水平

探索推进建设数算一体、云端协同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深圳端。推动云原生系统开发,夯实“云+端”新型业务技术体制基础。建设基于5G通信的气象数据收集系统。建立“功能迭代”的服务中台供给体系,提升统一供给复用能力。加强与市区“统一应用中枢平台”以及“通用应用系统超市”有机对接和融合植入,赋能“鹏城智能体”。

市气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政府

17

开展数字孪生气象业务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全市域时空信息平台(CIM平台)“两级平台、四级应用”体系建设,建立精细化气象数字孪生平台,完善气象数字孪生数据资源,打造基于CIM的精细化气象观测、预报、预警与服务能力。

市气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有关国企

18

建立统一的气象场景化服务准入技术标准和联动机制,规范阈值、算法、指标、模型、图层、接口等关键标志性产品标准,形成气象场景化服务众创共享业态。建立场景化阈值服务指标体系,开展交通、旅游、建筑工地、水务、能源、电力等“重点行业+气象”场景化服务。联合港澳推进实施世界气象组织公私合作超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共同体示范项目。

市气象局

市住房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港澳办、市政府外办,深圳供电局

19

(九)围绕全方位赋能,积极培育和发展气象科技产业

出台支持气象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市、区国企基础性、功能性作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探索依托政府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支持气象科技产业发展,建立气象科技产业联盟。建设气象赋能深圳品牌体系,打造一批气象美学深圳特色品牌,用气象美学、气象光影概念提升深圳品牌文化价值、消费价值、交易价值,促进消费升级。

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

20

依托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联合国家级业务单位、地方国企共同建设面向全社会的气象众创开放共享平台,推进气象数据产品共享应用,为气象科技企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和平台。支持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作为战略股东与在深央企、市属国企成立合资企业,在新能源科技、智慧城市、气象卫星资料同化分析、天气指数金融、港口高影响天气管理、气象美学与特色文旅等细分领域打造龙头企业。

市气象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

三、推动气象服务提质增效,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1

(十)实施“+气象”赋能行动,保障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

完善“深i企”客户端与小程序的气象服务专区,提供全国各城市天气实况、预警预报和交通气象服务等,建立气象服务需求反馈渠道和对接机制,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商务出行等提供天气决策信息。探索为先进制造业工业园区提供区域气候可行性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服务。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气象局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2

健全物流体系应对恶劣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不断提升分灾种、分路段、分航道、分线路的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内公路、航运、航空、轨道等交通出行气象信息更加精细化、智慧化、个性化、便捷化。建设低空气象服务中心,发展低空飞行、通用航空、智能网联汽车等气象服务体系。

市交通运输局、市气象局

市商务局、市应急管理局

23

开展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协同建设数字气象网格预报和共享服务引擎,提升海洋气象灾害卫星遥感监测以及风险预警能力。支持开展海洋渔业、海洋牧场、海上工程作业、港航物流、海上运动、滨海(海岛)旅游等专业气象服务。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气象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海事局

24

(十一)实施大型活动气象服务行动,保障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

建立“一活动一场景一方案”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全流程预报服务机制,建设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平台,按照重大活动举办级别或国际影响力等不同要求开展分级分类气象保障服务。发展智能网格立体化、百米级、分钟级降雨等高分辨率监测预报服务,为重大活动场、重大体育赛事等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预报服务。

市气象局

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5

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考虑气象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预测和评估天气变化对公众出行和消费行为的影响,推出公众出行消费影响指数预报服务。

市气象局

市商务局

26

(十二)实行智慧气象惠民行动,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

建设全媒体气象服务中心,推进由大屏端向小屏端转型,直播连线和科普由电视端向新媒体视频号转型,形成多平台快速发布直播流。加强人工智能、数字人虚拟主播等技术应用,发展新媒体矩阵快速服务为主、传统电视电台节目为辅的服务模式,实现电视、广播、新媒体等与气象融媒体互联互通。

市气象局

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7

升级“i深圳”气象专区,提供更丰富的气象产品,提升市民获取优质气象服务产品的便捷度。建设个性化智能服务“U气象台”,建立地图叠加产品服务模式和智能推荐机制,开展基于智能研判、情景互动、精准推送的分众化智能气象服务和公众个性化服务。强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出行安全气象服务供给,提供精细到区的全民健身气象服务。开展流感、花粉过敏、蚊虫叮咬等气象风险预警服务。

市气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8

实施天文服务品质提升工程,推进深圳市天文公园、暗夜科普中心建设。在深汕气象观测基地建设以现场互动观测和远程科普观测为主的科普服务系统。以“西涌国际暗夜社区”为依托,策划星空露营节、大湾区暗夜天文科技节、星空音乐节等品牌活动,发布“天文观测信号”,助力文旅经济发展。

市气象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科协,大鹏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29

(十三)实施生态气象服务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

联合开展气候变化对深圳社会经济重点领域的影响分析,发布《深圳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开展台风、暴雨巨灾风险评估服务,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致灾因子变化特征及极端风险预估技术,为韧性城市建设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完善深圳温室气体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开展碳收支的监测、报告及减排效果评估研究,优化建筑节能气象参数及设计负荷,助力“双碳”工作。发布气候资源监测评估报告,完善风能、太阳能观测站网布局。

市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水务局、市应急管理局,深圳供电局,各区政府

30

加强臭氧等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开展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动态评估,研发多样化的环境气象服务产品。持续开展城市生态气候舒适度评价工作,推动深圳生态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实施和应用。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为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提供气候监测评估服务。

市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各区政府

四、保障措施

31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

各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定期研究支持气象工作的措施,与相关重点工作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同步评估。加强任务进度的实施监测,对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强化动态管理。各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分工每年度定期向市气象部门反馈实施进展和阶段性总结、计划。

市气象局

市直有关部门,各区政府

32

(十五)健全持续投入保障机制

完善气象部门研究型业务预算支持机制,建立健全观测、预报、服务、信息化支撑等全领域数字气象基础设施升级迭代机制,解决气象设备及系统定期更新升级的投资需求。

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