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气象局(台)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分类: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11-07-20
名称: 十大气象“武器”拱卫大运天空
文号: 发布日期: 2011-07-2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十大气象“武器”拱卫大运天空

发布日期:2011-07-20  浏览次数:-

  一、南澳西涌综合观测基地。集天文观测、太阳观测、探空和海上观测为一体,已于2010年投入试运行,配备有专业的太阳望远镜、高分辨率傅里叶光谱仪,60cm口径专业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以及小型科普望远镜,可用于太阳观测、光学观测和太阳光谱观测。

  通过利用太阳望远镜和高分辨率傅立叶光谱仪进行太阳多波段光谱观测和分析,进而研究大气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为深圳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本地背景数据和基础研究成果,并作为深圳大气环境本地数据与城区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大运会期间,还将为海上赛事提供气象监测服务。

  二、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范围:460公里,平均径向速度最大分辨率可达0.25公里,可提供近3672种二次气象探测产品,有效监测台风、暴雨及雷暴、龙卷风、低空风切变、湍流等强对流天气。对于地处华南沿海地区,中小尺度灾害天气频发的深圳而言,犹如有了一双“千里眼”,方圆460公里内任何一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三、海上石油平台自动气象站。针对台风预报中海岸观测的不足,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于2010年底前,在离岸200多公里的3个海上石油平台建立了3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利用北斗卫星每6分钟一次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海上石油平台自动站装备了多要素气象传感器,可观测气温、气压、风向、风速、雨量、能见度等数据,其传回的资料可为台风路径及登陆区域的预报提供了极强的指导信息,为准确把握台风在深圳登陆及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闪电定位(雷电监测)系统。可有效测量闪电电波的方位角、电波的到达时间、电波的强度等,空间分辨率达500米。可有效监控大运会赛场及周围的雷电活动情况。

  五、风廓线仪。20075月与深圳航管站、机场公司携手合作,建成了机场风廓线仪和自动气象站等探测设施。主要探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降水等,可提供距地面118米~3000米的风和虚温资料,部分情况下可测得更大高度的风廓资料,可测得时间分辨率为30分钟、高度分辨率为60m的风向、风速和温度的垂直廓线。

  六、PS/MET遥测水汽系统。在竹子林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建成了深圳市第一个地基GPS水汽监测点,使深圳市具有了探测竹子林上空大气水汽含量变化的能力。该站每30分钟观测1次测站上空整层大气的水汽含量。

  七、大气成分(灰霾及雾害)观测系统。可有效监测大气的气溶胶、氮氧化、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空气质量,为分析深圳市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变化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更好地服务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

  八、波浪浮标和船载自动站。可有效监测浪高和海浪周期,监测海面温度、气压和风力、风速等,为海上比赛项目提供实时气象信息和精细化服务。

  九、多要素场馆自动气象站。在深圳湾体育中心、龙岗大运中心、海上运动基地、沙滩排球场地、宝安体育中心、福田体育中心、自行车赛场和射箭赛场八大赛区的20个场馆安装了6要素、7要素和25要素自动气象站,有效监测大运会场馆场地的温度、湿度、风力、风向、气压以及地温、沙滩温度等。

  十、移动应急车。4部移动应急车根据大运会各项活动安排和赛事、赛程需要,布设在深圳湾体育中心等大运会场馆周边,开展大运会场馆场地的现场和应急气象监测与服务。

  (毛翠辉 唐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