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气象局(台)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分类: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11-07-20
名称: 一网“锁”风云——深圳大运会气象保障(筹备)之探测篇
文号: 发布日期: 2011-07-2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一网“锁”风云——深圳大运会气象保障(筹备)之探测篇

发布日期:2011-07-20  浏览次数:-

  立体化、多手段、高密度、广覆盖,综合探测空间分辨率达2.6x2.6公里,时间密度达1分钟,台风监测向海上延伸250公里,暴雨监测向内陆拓展1000公里……

  71115时,深圳湾体育中心25要素自动气象站实时显示:1小时降水量达60毫米。“有了这些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和精细化的气象服务,我们可以随时了解暴雨等高影响天气变化情况,合理安排赛事赛程。”深圳大运会运行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南海“风云前哨”

  在碧波万顷的南海,在距离深圳250公里的海上石油平台上,由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的3个海洋自动气象站,有如“风云哨兵”日夜巡视着辽阔的海域,时刻监视着台风的生成、移动和影响,形成了台风监测的一道坚固防线。

  “台风是8月深圳出现最多的高影响天气之一,其影响和破坏力不言而喻。对台风的监测预警始终是一道技术难关。海上自动气象站建设添补了我国南海台风监测资料的空白,为台风监测预警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预报专家兰红平不无骄傲地说。“有了海上自动气象站,就可以及时获取实时台风监测资料,对台风的中心风速、降雨量有了定量的把握,从而对台风登陆、移动路径和影响作出正确的判别和预测。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台长江崟介绍说,海上石油平台海洋气象自动站建设,适应了综合探测的要求,体现了共建共享的理念,将台风实时监测向海上延伸了250公里,使台风监测预警能力跃升了一个大台阶。此外,为了适应大运会海上运动项目对气象条件的更高要求,做好大运会海上运动项目的气象保障,除在深圳三门岛、大辣甲岛、细丫岛建成6要素海岛站外,还在比赛期间新增船载自动气象站和波浪浮标等设施,以保障七星湾大运会海上比赛场地的各项赛事的顺利进行。

  星罗棋布的“消息树”

  矗立在深圳市福田区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既是深圳的“地标”之一,更是深圳市气象灾害监测的“千里眼”,可有效监测台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使得方圆460公里内的灾害性天气无处遁形。布设在竹子林气象综合探测基地的GPS/MET遥测水汽系统,每30分钟观测1次测站上空整层大气的水汽含量。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闪电定位和电场仪、大气成分观测……

  “目前,我们已形成了从深圳到广东到泛华南,从陆地到沿海到海上石油平台,从地面到边界层到对流层垂直立体、纵横交错的探测体系,并实现了常规传统手段与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和海洋观测、大气成分观测等新技术新装备的有效结合。”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台长江崟概括道。以深圳市防灾预警气象雷达塔为中心,深圳已建成国家基本气象站、机场气象综合观测基地、石岩综合观测基地、蔡屋围城市气象观测基地、西涌综合观测基地和龙岗(大运村)综合观测基地,实现了山地不同海拔高度立体化自动探测,形成了连续、立体和多要素的气候探测能力及高时空密度的中尺度天气监测能力。近150套区域气象观测站,实现特区内监测分辨率达2.6x2.6公里,特区外达4.5x4.5公里,时间密度达到1分钟,形成了国内最稠密的区域气象观测网。

  通过泛华南区域15部雷达和近7000个自动气象站,将200公里的监测范围拓展到泛华南区域的1000多公里,使得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监测向内陆推进了1000公里。

  大运天空明亮的“眼睛”

  位于深圳市南澳的西涌天文台2010年投入使用,引起深圳市民的广泛兴趣,大运会期间将发挥其综合探测作用,为大运会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为海上赛事做好气象监测和保障服务。与西涌天文台一起放哨的还有布设在大运会各场馆的20个多要素自动气象站。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副台长庄红波说,此次大运会场馆比赛分散,共分布在八大赛区的68个场馆。为了向大运会各项赛事组织者、官员、运动员以及观众提供实时气象信息和精细化气象服务,合理安排赛事赛程和观赛活动,根据赛事需要和方便公众观看比赛,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在大运会各个场馆安装了多要素自动气象站,有效监测大运会场馆场地的温度、湿度、风力、风向、气压以及地温、沙滩温度等。如,在龙岗大运中心安装了6要素自动气象站,在大运会人影基地安装了电场仪、风廓线仪、大气成分监测站,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安装了25要素自动站、6要素自动站、电场仪和移动应急车,在海上运动基地安装了7要素自动站、波浪浮标和船载自动站,在沙滩排球场地安装了6要素自动站、沙滩温度监测站,它们像明亮的眼睛时刻环视着大运的天空。

  “探测资料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决策服务和大运气象保障的优劣”,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台长江崟坦言。深圳市气象局积极探索管理机制创新,引进了共享共建和购买服务的先进理念,保证了探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公众服务的公信力,用精彩的保障护卫大运会的天空。

  (毛翠辉 曹春燕 唐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