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及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公共气象服务未来如何发展大家谈

更新时间:2017-03-18 00:00:00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编者按

  由于公众和行业的需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社会力量广泛兴起等因素,气象服务领域正呈现活跃变革态势。如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是各级气象部门面临的艰巨任务。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需持续提高组织研判发布能力

嘉宾: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 梁建茵

记者:中国气象报 王敬涛

  截至目前,广东省已基本建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省、市、县一体化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管理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预警信息发布也成为气象现代化的突破口。

  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梁建茵认为,“十三五”时期,仍需继续提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组织、研判和发布能力。

  广东全省各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共96个,其中充分集约型23个、适度集约型60个、整合集约型13个。其中,充分集约型即整合应急、三防、气象等多部门资源,工作平台在政府或部门,委托气象局代管,发布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三大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梁建茵认为,提升组织能力,一方面是组织机构要完善,就是要把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向充分集约型发展,以达到优化体制的目的;另一方面是通过法律的落实来推进机制的建设。

  梁建茵表示,提升突发事件研判能力,也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绘好基础数据“一张图”。绘制这张图要建立基础数据共享机制,发挥好省应急办的作用,让数据活起来;搭建气象云平台,为基础数据提供支撑,让数据有地安放,便于使用;构建实时、历史一体化数据库,形成静态和实时并存的防灾减灾数据“一张图”;研发数据服务标准接口;构建数据管理平台,让数据录入考核更新等都在平台完成。

  其次是织活精准预警“一张网”。要建设高时空分辨率灾害探测数据网,这个数据网包括由海洋气象站、大型海上浮标、石油平台自动站等组成的防御台风的“三道防线”;可借助“互联网+”及图像识别技术,结合无人机、4G直播等手段来反映灾害现场实况。灾害探测网不仅是气象部门的监测系统,还应包括社会力量,众报、众测,要建立“灾情众报”机制,让基层责任人、志愿者、社会公众在实名认证的前提下,快速地收集、上报灾情,回传视频画面。

  在观测的基础上,提升高影响天气精细化预报技术、发展灾害风险预测模型、用好灾情风险普查结果、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灾害风险研判水平、统一部署按需定制决策辅助系统等也将是省气象部门发展的重点。

  “这里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细,比如灾害风险评估,台风一来就画一个12级大风风圈,但在这个范围内不是所有的建筑物都受到影响,也不是所有人都要撤离。一个雷下来,不一定所有建筑都有风险,这个综合研判,需要大数据的分析融合作为基础,如何把下垫面资料和气象资料融合得到预警产品,这需要进一步发力。”梁建茵说。

  在提升发布能力方面,梁建茵表示,需要优化预警信息发布策略。在以往,“一键式”发布往往不会关注需求,也没有关注应该先发哪些地区后发哪些地区。因此,建立分灾种、分时段、分渠道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策略非常必要,相应地应该建立分灾种的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如针对强对流天气的预警发布快捷流程。

  还要发展智能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预警信息智能靶向发布。发布内容和手段应该突出“在线监控、在线显示、在线管理”各渠道的在线监控,实现系统运行状态、业务流程、发布内容的可视化监控;同时,要强化自建渠道的传播能力,并打造政策环境,提供标准数据源,鼓励社会发布渠道积极参与,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提升服务精准性 产品更加个性化

嘉宾: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 汪克付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王娣 魏文华

  自2015年被列为农业保险气象服务试点单位后,安徽省气象局推动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可持续发展,将单一政策性农业保险拓展为农业保险,由公益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深化为公益与市场化并重的服务。

  安徽省气象局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省农业委员会、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省保监局四部门联合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气象服务面向农业保险企业的服务理念,同时采用“公益+市场”结合运行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坚持市场化导向,启动商业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领域探索。

  针对现代农业保险服务需求,省气象局与国元保险联合出台《安徽省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实施细则》,厘清了气象部门、保险公司职责分工,列出了产品清单及服务性质,进一步完善了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的投入渠道和运行保障机制。该细则将农保气象服务主要任务分为农业保险承保、农业保险勘灾定损、农业保险评估及理赔等3大项14小项,开启了农保服务“私人订制”,适应了农保企业精细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需求。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与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匹配度不够、农业气象业务基础能力与农保气象服务需求差距较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政策导向与业务组织不够明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汪克付说。面对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日益精细化、个性化的需求,如何实现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的效益最大化,提高指数保险服务的精准性仍是绕不开的难点。

  汪克付认为,从国家层面,政府要完善农业气象站监测网布局,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精细化监测能力。同时,要加强农业气象综合观测数据应用与信息共享服务,积极吸纳社会与公众力量参与数据监测,动员气象信息员、基层协保员提供要素观测和图片资料,并利用雷达监测、自动站资料进行修正。从市场层面,气象部门应与保险公司牵手合作,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深化、拓展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包括以农业保险气象服务为突破口,构建“气象+保险”服务体系,加强与气象因素相关的险种设计,增加指数保险种类,联合开展险种服务、定损与理赔服务、勘灾定损技术及标准研发,建立合理的保险效益分配机制和特色险种气象服务。

  现代农业、农村改革对农业保险提出了新要求,广大农民的保险意识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拥有毋庸置疑的发展潜力。但与之矛盾的是,目前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的属性依然模糊。汪克付表示,“过去强调的是农业保险的公益性服务,现在公益与市场化并重,目前安徽采用的是‘公益+市场——事业+企业’的运营模式,即公众气象预报预测预警服务界定为公益性服务,由各级气象事业单位提供,专业性服务由事业单位下属企业与农业保险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并提供服务产品,这种运营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资金能够灵活运用,简化各项手续和生产成本,扩大农险的纵深效果。”

大数据应用:把好质量关 开放合作“挖”数据

嘉宾: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 兰红平

记者:中国气象报 李一鹏

  飞速发展的大数据给气象服务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如果不能控制好数据质量,数据就会良莠不分;现在数据增长的速度远快于处理和存储速度,很容易成为服务负担。社会获取气象数据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多的公众和机构根据大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而IBM、腾讯、阿里巴巴等机构也都集中了一批优秀气象专家跃跃欲试,这都对气象预报观测服务带来了巨大挑战。此外,数据开发、管理和挖掘方面的人才属于稀缺资源,气象部门在吸引人才方面竞争力远不如社会企业。因此,如果用不好大数据,很可能被赢者“通吃”。

  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认为,大数据背景下,气象部门依然有很多优势。比如在气象决策服务领域,商业资本对其依旧缺乏了解,也缺乏人才;在行业安全服务上,由于人力成本很高,需要基础,社会力量也不易覆盖;在公众气象服务上,气象部门也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发挥气象部门的优势,有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兰红平说,这里的问题包括数据效率不够高;行业和部门数据更新不及时、不全面;社会化探测刚刚开始,不成规模;服务用户数据处于起步阶段。深圳气象部门的对策主要体现在拓宽大数据获取的渠道和途径、建立众创平台激活气象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展新预报方法的试验等三个方面。

  拓宽大数据获取的渠道和途径实际上是打基础的过程,即丰富数据数量、提高数据质量。目前,深圳市气象局与全省共建气象大数据,建设省气象数据(深圳)备份中心,使深圳获取全省气象数据效率平均提高10倍以上;通过数据共享,可获得59个部门(包含十个区)的2095类数据。社会观测是补充气象观测不足、提高观测精细化水平的有效方式。深圳市气象局已建立社会气象观测标准,共享社会公司探测资源和移动终端自己搭载的气象要素传感设备,搭建社会数据采集与处理大平台,大力拓展社会化气象探测布局。另外,深圳市还通过开发手机APP,鼓励人人参与采集天气相关数据,丰富数据和服务内容。

  建立众创平台激活气象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可以解决发展大数据人才支撑不足的问题。由于气象部门在大数据人才方面基础较薄弱,深圳市气象局通过项目合作、协同创新等方式,达到与社会力量共同实现大数据应用的效果。在这其中,市气象局建立“乐享气象”智慧气象应用创新平台,推广气象数据开放政策;培育生毛豆公司作为示范,探索如何在大城市探测试验中协同开展社会探测;通过与社会共建深圳强天气科学研究院,开发气象大数据的新产品和新服务,目前该研究院在雷达和新探测资源应用方面已有很强的竞争力。

  人工智能在快速发展,能否利用人工智能对数值预报做补充呢?深圳市正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展新预报方法的试验,联合阿里巴巴集团数据科学和技术研究院采用大数据挖掘、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研发强降雨的短时临近预报新方法;搭建短时临近预报技术众创发展平台,利用阿里云服务平台搭建一个支持人人创新、人人分享的短时临近预报技术众创发展平台。

  兰红平认为,当大数据应用到气象服务后,气象服务模式也会随之变化。比如,可以推进决策服务的精准服务模式,建立基于大数据精准突发事件预警发布机制,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互动模式,建立基于大数据风险分析的行业气象服务等。在这些领域,深圳市气象局也进行了探索实践,如建立深圳气象灾害四级防御协同化联动模式,实现街道一级精准发布,实现从单一天气预报向“风、雨、浪、潮、洪”综合监测预警转变;建立统一的行业安全大数据,实现更早感知风险、智能识别、精准预警、对点推送等。

  围绕未来大数据发展的着力点,兰红平建议,要建立气象全行业大数据,包含部门数据、行业共享数据、社会探测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要掌握社会化气象探测的主动权,推动全民观测,加强引导,建立标准,共享结果;要大力提升气象信息的获取效率,提高采集频率。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业务需更加精细实用

嘉宾:国家气候中心高工 王国复

记者:中国气象报 黄彬

  2015年联合国世界减灾大会出台《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提出防灾减灾战略方针的转变,强调“灾害风险管理”而非此前的“灾害管理”。

  据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国复介绍,灾害风险涉及致灾因子、暴露度和脆弱性等方面,需对灾害本身的定义、指数、强度、发生频率和范围进行研究;结合社会经济、人口、地形地貌等行业外的多种因素形成对暴露度的准确量化评估;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维度沿“灾情收集-脆弱性曲线-社会经济损失”这一路径,对脆弱性进行研究。

  对于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框架体系的设计,王国复认为,应包含大数据的观测、普查、预报预测、模拟,灾害风险识别与监测,风险区划和评估,风险预警与服务以及检验和评估产品质量和服务效果等五方面内容。要进一步对多元数据进行整理、整合,形成有效数据应用,并针对产品进行研发,提供基于业务、自动化的应用平台;基于过程和事件对灾害本身进行重新识别和定义,建立灾害指标;开展风险区划,制作图谱,根据可能的受灾情况和承灾体数据,评估受影响的承灾体数量、价值量,估计可能损失的大小;利用科学方法确定致灾阈值,建立应用模型,提高预报时效性和准确性;调查和收集实时灾情,对致灾阈值进行检验和滚动修正,评估气象部门的风险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效益。

  “在完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框架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各地实际开展具体的业务实践是气象部门的重点。”王国复说。

  国家气候中心建立了覆盖2300余县近30年的历史气象灾情数据库,涉及干旱、暴雨洪涝、台风等28种气象灾害;截至2016年底共完成了中国2400余县,3978个中小河流流域、13717条山洪沟、58171个地质灾害点的普查工作,收集数据120余万条。北京、天津等11个城市完成了728处易涝点的城市内涝风险普查。此外,国家气候中心在灾害过程监测与识别,灾害风险区划图谱,致灾阈值和基于影响的风险预警,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包括基于灾害的发生机理,对致灾因子及灾害变化特征分析,进一步形成灾害指标体系;在灾害风险区划以及图谱建设方面,进一步提高自动化定量化水平,研究其物理基础,提高服务针对性和有效性;搭建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框架,基于CIMISS建立多源数据分层管理与应用业务,探索实现从传统天气预报到基于风险的预警转变。

  如何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水平?王国复认为,要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进行更为及时、准确、精细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联动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提升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完善气象灾害综合应急救助预案;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进行更为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开展工程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转移灾害风险,提高城市的气候适应性。

借助社会力量提升服务能力 社会力量需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作用

嘉宾:广东数鹏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监 刘翔

记者:中国气象报 李一鹏

  去年10月21日,台风“海马”登陆广东,所有船只的位置在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决策辅助系统上清晰地显示着。

  此时,几乎所有船只已经进港避风,唯独一条船还在海上航行,尚未回港。值班人员点开这条船只信息,立刻进行针对性预警,随后该船安全回港。

  这是广东省精准化智慧气象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东气象部门以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为突破口,以“大应急”的思维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扣紧灾害治理、服务公共安全,努力成为政府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核心支撑。这项工作的前端,是省气象局不断将气象工作融入到政府工作的努力;而后端,是高水平信息处理系统的支撑。

  这其中,广东省气象局与数鹏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省突发事件预警决策辅助系统贡献卓著。

  目前,该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可以以用户为中心发布信息,不同类型的用户可以看到不同的界面;通过“数字网格预报+下垫面信息+核心算法”,实现从天气预报到影响预报;基于专业模型,对研判区域进行靶向预警;通过开放的架构、标准的接口和集约的部署,实现更好的部门联动;从临时应急到有案可循,可直接在系统上勾画应急方案撤离路线等功能。

  据广东数鹏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刘翔介绍,该公司主要承担的是信息技术方面的攻关。比如,如何把每5分钟一次的自动气象站数据和每6分钟更新一次的雷达数据,以及每小时更新一次的台风数据在一张图上同时空同地域地表达出来,并且还能看到去年相同情况的预报,还有包括预警信息定位系统等,这些都是靠大数据技术实现。

  社会力量参与到气象发展任务中是有一个过程的。刘翔回忆,最开始这是广东省气象局布置的任务,由该公司和广东省气象台一起合作。“一开始什么也不知道,我们就找个地图把这些信息先填上去,填上去之后,慢慢发现系统有很多‘痛点’,比如样子很丑,很多内容系统里都没有,统计出的表格格式也不好,打印要七八页纸,然后就不断找办法,不断跟省气象部门沟通,特别是在每次重大天气过程中,都仔细核对,这个做得怎么样,那个做得怎么样,经过这些检验,系统慢慢地好用起来,团队也得到了很大锻炼。”

  通过实践来看,借助社会力量承担气象部门现在的发展建设任务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刘翔认为,社会力量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最好是长期合作者而非短期“一锤子买卖”。这其中,政府主导非常关键,如果没有开放的数据很多工作就无法进行。此外,社会力量的强项有很多,比如信息技术、算法等,但在建立气象专业的相关模型上却并不擅长,希望可以参与到气象核心业务中,帮助解决更多的问题。

(来源:《中国气象报》 2月10日第六版 责任编辑:叶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