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 首页

【气候变化】你真的了解气候变化吗?

更新时间:2017-11-21 00:00:00 来源: 深圳市气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11月1日,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发布了《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2017)》。项目组按不同地区人口比例抽取样本,并且按照年龄、性别、职业、城乡、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拥有量比例进行配额,调查了4025位公民。

  这是项目组时隔六年,第二次进行调查,详细描绘了我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影响、应对、政策的认知度以及人们行动的执行度。

  人们到底了解气候变化吗?在此,不妨一探究竟。

  听到“气候变化”,第一反应是什么?

  当听到“气候变化”时,大部分受访者给出了第一反应的词汇或短语。其中,“热”排在第一位,共出现225次,“雾霾”位列第二,出现179次,第三是“全球变暖”,出现170次。另外,“台风”“干旱”“冰川融化”等词,也是较为高频的。可见,从统计的角度而言,大家对气候变化的第一认知是热。

  有意思的是,80.4%的受访者对“气候变化”的第一反应是负面的,甚至有接近30%的人认为,气候变化非常不好。相比之下,仅有4.2%的人认为气候变化非常好。

  92.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气候变化,认为自己了解很多的占4%,也有7.1%的人表示并不了解。在对气候变化原因的认知上,66%的受访者认为“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11.1%的受访者认为“主要由环境自发变化引起”,19.3%的受访者认为两方面原因都有。只有1.7%的受访者认为“根本没有发生气候变化”。

  该调研负责人、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联合发起人王彬彬回忆,2012年第一次调查时,93.4%的人表示了解气候变暖,11.4%的人自信地说“很了解”。今年这一数据下降了,但这反映出,随着科普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了解到气候变化是个复杂的问题,认知趋于理性。

  “虽然总体来说,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概念还有些模糊,但有了基本判断和共识。”王彬彬说。

  谈到气候变化,你最担心什么?

  一面是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一面是不断加大的气候传播力度,人们不再觉得气候变化只是个遥远的科学名词了。

  75.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经历过气候变化,这一数据远超五年前的61%。并且,近八成受访者对气候变化表示担心。

  人们究竟在担心什么呢?

  在“动植物物种、子孙后代、本国公众、自己与家人”四个方面,受访者普遍认为气候变化对子孙后代和动植物物种的影响最大,而对本国公众、自己与家人的影响递减。而在自己最担心的气候变化影响问题上,超过三成的受访者选择了“空气污染加剧”,近三成选择“疾病增多”,其次才是干旱、洪水、冰川融化、饥荒和食物短缺、动植物种类灭绝等。

  如果对时下最热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教育、反恐、健康”8个问题的关注度排序,“空气污染”被受访者排在首位。不过,对“气候变化”的排序也让很多专家感到惊奇。以前,人们认为气候变化是富人才关心的问题,在很多西方国家,这个议题甚至都无法进入热点排行榜,但我国已有8.8%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问题最重要,高于经济发展和反恐。

  这些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开始了解气候变化是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影响是长远的。只不过,人们最为关心的,仍是眼下。

  王彬彬认为,调查实际上也是科普的过程。比如在雾霾的问题上,气候变化和雾霾同根同源,但两者没有直接因果对应关系,超高的排放导致空气污染,这些排放物中的温室气体造成了气候变化。大多数人不像科学家那样解释得清,不过已有七成人在问卷中选择了“两者具有协同性”。

  你支持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吗?

  传播者的“苦口婆心”终于没有白费,人们不再相信气候变化是政治家的“阴谋”了。

  绝大多数受访者支持中国加入《巴黎协定》的决定,支持中国开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落实承诺。受访者几乎都支持我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要实行总量控制这一政策。大到减少燃煤电厂污染排放,小到推广居民阶梯水价制度,九成受访者支持政府采取各项减缓措施。

  让项目组最振奋的数据是,98.7%的受访者支持学校开展气候变化相关教育。王彬彬分享了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儿子的故事。当别人问他,“妈妈哪一点让你最自豪”,王彬彬本以为儿子会说做饭好吃,没想到答案却是“我妈妈在应对气候变化,她在做拯救地球的事”。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郑保卫也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希望在青年,这组数据充分体现出,公众有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眼光和长远思考,气候传播“渐成气候”。

  这些数据同样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海滨振奋。他认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背景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态度,而公众的广泛支持,会给决策者一个信号,我们可以做得更多,这将对全球气候治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你是否愿意为应对气候变化花钱?

  尽管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受访者普遍认为政府应该发挥更多作用,但可喜的是,人们并不会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任全部推给政府,而是愿意从自己做起。

  人们谈论气候变化再也不是“空谈”。73.7%的受访者愿意花更多钱购买气候友好型产品。占比最大的是愿意多支付一成价格的人,占27.6%,有8.1%的受访者愿意支付超过三成以上的价格。

  虽然相比2012年,人们整体支付意愿并没有明显提升,有些指标反而有所下降,例如多支付三成及以上的比重,从之前的34.1%降至21%,但项目组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那些最具购买力的人,有更高的支付意愿。

  更欣喜的数据是,人们愿意为自己产生的碳排放买单。按每人每年碳排放费用需要200元人民币来算(碳市场企业提供的指标数据),高达27.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全额支付,愿意支付超过25元的占近九成。

  不仅个人愿意买单,企业也开始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力军。在人们最信任的气候变化信息源中,企业排在政府之后,位列第二。

  这可能要归功于近几年企业节能减排行动和社会责任的提升。例如,摩拜单车首席专家周亚说,摩拜在创立时,之所以选择制作2000元一辆的单车,正是考虑它的智能性和耐久性,确保在生产、运营、回收环节都做到低碳。而在此次调查中,支持共享单车出行的受访者高达92.6%。

(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