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深圳市气象局组织召开了“深圳城市热岛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缓解策略研究项目”的中期评审会,出席评审会的有深圳市气象局王延青局长、毛夏副局长和来自国内城市气候、大气环境领域和城市规划领域的评审组专家,包括:南京大学蒋维楣教授、广东省气象局刘锦銮正研级高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胡非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苗世光研究员和深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晨高级规划师等5人。
评审会上毛夏副局长就项目背景作了介绍:城市热岛是衡量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热岛及其衍生的环境问题已广受关注,深圳市政府明确要求市气象局开展城市热岛监测,并将发布热岛监测报告列为市气象局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深圳地形复杂、海陆影响大并处于珠三角城市群包围中,如何根据深圳本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热岛强度的计算及跟踪监测具有一定的难度。项目负责人李磊博士就该项目的背景意义、技术方案、中期研究成果及业务化流程作了详细报告。
专家组在听取报告后,对项目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质询,提出评审意见,一致认为:项目组充分利用了深圳自动站资料密集的优势,揭示了深圳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特征;将自动气象站气温数据与网格化的人口数据相结合,首次提出了“人口密度加权城市热岛指数”的概念,为评价深圳城市热岛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人口、海拔、道路密度、建筑密度等因素与深圳城市热岛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缓解城市热岛的策略提供了启示。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项目组还制定了热岛监测的业务流程,并编制了“深圳市2010年城市热岛监测公报”,在科学研究促进业务工作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对于深圳市的低碳发展工作有参考价值,在全国其他城市也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该项目具有创新性,在城市热岛研究和业务化应用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