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战场厮杀、流血流汗,而今的知风知雨、为民平安,角色不同了,军人的本色却不曾改变。
在深圳气象这支方队里,有一群“当兵的人”。他们有的是参加过老山前线对越反击战的英雄,有的是驻港部队的官兵,他们带过兵打过仗抑或在边关驻守,他们纪律严明、雷厉风行、处事果断、懂得服从,当他们脱去军装融入气象队列时,将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也带到了新的岗位,并在全新的岗位上展示出军人特有的风采。
张刚扬:当兵26年气象“最可爱的人”
在张刚扬26载军旅生涯中,他从士兵到班长、排长、连长,再到营长、旅和师副参谋长、集团军教导大队大队长,曾被全军授予“二级英模”称号,被总部、军区、军各级评为优秀基层干部,被军区、军、师、团各级树为连军标兵;他带领的连队,也先后被评为军区标兵连、集团军标兵连。军旅26载,锤炼了他军人的特质和品格,也使他具备了懂管理、会管理、长于管理的素质和能力。
2003年,张刚扬转业到深圳市气象局,任减灾处处长,并负责防灾减灾和行政审批等管理工作。在减灾处工作7年中,他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干部,他所在的处和党支部每年均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单位,2007年被深圳市直属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09年,张刚扬调任深圳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他形容办公室工作就像全局工作的枢纽,枢纽不灵就会影响到全局工作。因此,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一定要发挥到位。特别是大运保障当前,作为总协调,凡事要思谋在先,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同时要注意工作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他相信团队的力量,期望通过有效管理直达最大效应。
刘源:服务无小事
刘源,1994年当兵入伍,2005年3月转业到深圳市气象局工作,现任深圳市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从部队到地方,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工作性质,但人生的追求是一样的。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干什么都干好。适应了工作环境,转变了工作角色,刘源很快全身心投入到所从事的气象工作之中。
在办公室刘源分管后勤工作。后勤工作很繁杂,大到安全保障,小到水电暖,事无巨细,凡事躬身。“很多事情都要预先想到,光想到还不行,还要想细致”,刘源说。后勤工作就是要通过细致周到的工作,为全局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周到细微的服务保障。今年是深圳的大运之年,也是深圳气象的大运之年。紧张忙碌是深圳气象干部职工当下工作的写真。刘源更是忙碌有加,担子里的内容又增加了许多。激情奉献,后勤工作就是要为大家做好服务。从年初办公楼的钢加固工程,到物品的采买,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工作早已超负荷。他却说“累并快乐着”。
周星明:气象局的“好理财”
不怕苦、不怕累、以苦为乐、奉献终生。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这是深圳市气象局项目办军转干部周星明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也是他的座右铭。
2006年,周星明从驻港部队转业到深圳市气象局。“从一个部队的管理者转身社会事务工作的管理者。刚开始,我以为两者间并没有多大区别,后来才渐渐感到其中的不同。作为一名社会管理者,与部队简单的层级关系相比,管理的艺术性更强。好在单位领导对军转干部十分信任,给我们很大的工作空间,放手让我们工作,这让我们增强了自信心。”周星明说,“开始我分管一两个项目,现在全部项目都由我来分管。去年完成了6000万的建设资金,今年有9000万元的建设任务。”他以高度的自觉履行着理财的职责。为了管好钱用好钱,周星明总是有如履薄冰的感觉。“但每一笔钱都要花得合理合法。”他说。目前,由他负责的西涌天文台已交付使用,从选址、立项、审批、经费申请、建设监管,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如今他又忙着深惠海上气象观测平台和国内最高气象观测梯度塔等多个项目的前期工作。
曾峰:拼搏是苦也是乐
曾峰,2002年入伍,2005年从广州军区转业到深圳市气象局,从事飞机和火箭人工增雨及防雷检测等相关工作。这次大运气象保障,他负责应急工作。曾峰说,“军人有很强的纪律性和高度的自觉,有了这种自觉就会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
飞机人工增雨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却属于高危作业,工作累自不必说,每年5月前和10月后的七八个月中,都要随时待命,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飞机人工增雨或火箭人工增雨。民航飞机都是在好天气飞行,而人工增雨飞行却只能找坏天气这样作业才会有效果。很多时候,增雨飞机飞行的云层周边都带有电荷,雷电就在身边,危险很大。且作业飞机设施简单高空作业时气温会降到很低,一天要经历寒暑,异常艰苦。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季节,由于天气比较冷,作业时间又是在凌晨,为了追天气一般都要蹲守一夜,很是辛苦。“但这对于军人来说不算什么。军人就意味着奉献。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打磨人,越能体现人生价值。在艰苦中拼搏进取是快乐也是享受。”曾峰说。
刘纲:气象一生缘
刘纲,现任职于气象局预报处(气象台),从事天气预报工作。从地方气象院校毕业应征入伍,再从部队到地方气象部门,刘纲划了一个圆。而这个圆的圆心就是天气预报事业。
1999年,刘纲从国家卫星测控中心广西南宁分站退伍转业到深圳市气象局。“气象是我最初的选择,也是我最终的选择。”刘纲说。在部队的五年,一千多个日夜,刘纲和他的同事们驻扎在测控中心南宁分站的工作室里,每天观测并预报着天气,特别是对雷暴天气进行跟踪监测,服务部队需要。“和在部队主要观测预报雷暴天气不同,现在所面对的是难度更大、服务面更宽的预报工作。”刘纲说,“部队锻炼了我的意志和品格,而深圳气象事业又给了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刘纲生性好学,加之又是学气象专业毕业,通过不断学习和充实,刘纲很快在新岗位上干得得心应手。眼下,最大的任务就是全力做好大运气象保障工作,和同事们一道演绎“不一样”的精彩。
(毛翠辉 曹春燕 唐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