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奥运科技专项“奥运会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雷电临近预警系统(CAMS-LNWS)在大运开幕前投入业务使用。该系统由大运会气象服务中心引进,并结合深圳实际进行了系统本地化,全力助阵大运会,为雷电天气下的大运会场馆和赛事活动保驾护航。
8月是深圳的雷电高峰期,出现雷电的概率53.2%。一天中任何时候均有可能发生雷电,一些位于宝安、南山、福田的比赛场馆位于雷电较为密集的区域,如观澜高尔夫球场、观澜乡村俱乐部网球中心等。在安排体育赛事时必须充分考虑雷电活动造成的影响。
该系统针对大运会主要场馆,系统可自动生成指定场馆的雷电临近预报图像,使预报和服务人员综合掌握雷电临近预报情况,进一步满足大运会对雷电预警预报气象服务迫切需求。
该系统综合利用多资料、多参数和多算法集成的雷电临近预警方法,包括地面电场仪、地闪定位仪、SAFIR干涉仪、雷达、卫星和探空等观测资料以及雷暴云起电、放电模式进行雷电临近预警,实现了雷电发生概率、重点区域的雷电危险度等级预警,以及雷电活动区域及其移动趋势等临近预警产品。该系统预警产品的准确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较高的服务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据悉,大运会气象服务中心主动了解各比赛和各场馆气象服务的需求,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服务方案。全国气象“一盘棋”,国家气象中心等国家级业务单位为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和产品指导。大运期间,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六省区近20部雷达、8000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以及卫星等将实施加密观测。大运气象服务中心布下“天罗地网”为深圳大运会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杨群娜 唐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