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气象局(台)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分类: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11-08-11
名称: 气象“姊妹花”盛放大鹏湾——深港气象合作续写新篇章
文号: 发布日期: 2011-08-1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气象“姊妹花”盛放大鹏湾——深港气象合作续写新篇章

发布日期:2011-08-11  浏览次数:-

  同饮一江水,共享一轮月。2011811日,当精彩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幕即将拉开的时刻,隔海相望的深港“姊妹”,又一次手牵手,“亮相”在大运气象服务的舞台,共同演绎一个“不一样的气象精彩”,续写一段深港合作的气象佳话。

  姊妹牵手相约大运

  2011414日,由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带队组成的气象使团出访香港天文台,港深气象姊妹又一次牵手。在粤港澳合作的框架下,深港签署了气象合作纪要。为支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气象保障工作,港方同意新增传送气象数据至深方。双方同时商定在气象数据交换方面继续加强合作,建设独立的深港气象传输线路。目前,香港方面在已有的34个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频次为1/5分钟的情况下,又新增了深圳湾大桥上港方自动气象站,1/5分钟;临近预报模式产品,在原有提供未来一、二、三小时累积雨量预测(2-公里分辨率网格点产品)、雷暴单体(34 dBZ或以上)路径预测、强烈天气(含暴雨、云地闪电、下击暴流与狂风、冰雹单体分析位置及未来30分钟的预测移动速度和方向)预报产品的基础上,新增定量降水预报(QPE)产品和数据、闪电预报产品,数据传输频次1/6分钟;新增3部风廓线雷达数据,传输频次1/30分钟;新增尖鼻咀、高流湾、石壁、横澜岛4个潮汐站观测数据,传输频次1/5分钟;并新增1hr3hr6hr12hr 累计降水量;1hr间隔的降水、2m 温度、湿度、地表温度、海平面气压、10 米风场,2/ 12小时预报时效等预报模式产品。

  一城办大运两城同服务

  “部分时间有太阳,部分时间骤雨。”香港方面传来亲切的声音。811日,大运会开幕前夕,830分由中央气象台组织的大运会天气四方会商准时开始。通过视频连线,香港天文台预报专家与内地预报专家首次“面对面”坐在一起。就是在这次四方天气会商中,深港姊妹以这种方式再次“重逢”。由此,深港两地的气象服务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为了这一“重逢”的时刻,在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的协调下,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主控室对中央气象台、广东省气象台、深圳市气象台、香港天文台四个会场按照预定的流程,对各会场的音频、视频、计算机双流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进行了一一测试,并演练了深圳市气象局会商主持流程。经过演练调试,各会场声音、影像及双流信号等清晰均达到大运会期间的会商连线要求。借助于这条连线,深圳与香港两姊妹之手握得更紧,也实现了内地和香港气象“一家亲”。根据约定,812日,大运会开幕式当天830-900,中央气象台、广东省气象台、深圳市气象台、香港天文台预报专家将再次聚首,共同为深圳大运会天气把脉,守护大运美丽的天空。

  携手未来共发展

  “深港地缘相连,气象相亲。目前,我们与香港天文台的互访和交流趋向频繁。”深圳市气象局局长王延青说。通过磋商交流,深港合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开通了粤港气象专线广深支线,实现深港双方雷达、风廓线仪、34个自动气象站潮汐等资料实时共享;引进香港的天文台临近预报“小涡旋”系统,现已集成到深圳市气象局临近预报决策支撑平台。在深港两地居民交往频繁的情形下,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方便两地居民,深港两地建立了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电话会商机制,增强了两地预警信号发布等技术和服务的气象合作与交流,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预警信号实时交换。并建立了科技业务人员的培训交流机制,深圳作为粤港澳气象合作会议和技术交流的观察员,每年参加粤港澳气象合作会议。“香港和深圳是友邻,天气和气候多有相似。大运会结束后,港深两地的气象交流与合作会更加密切。”香港天文台新任台长岑智明表示,借助于大运会气象服务这个平台,港深两地将加强气象信息、技术服务、天气预警等方面的共享互通和交流合作,书写深港气象合作的新篇章。

毛翠辉 李伟 曹春燕 唐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