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气象局近日通过门户网站发布了2011年的城市热岛监测公报,该份公报表明:2011年深圳市城市热岛强度为0.97度,比2010年增加0.10度;增加明显的区域包括福田区的东北部,罗湖区的西南部、盐田区的西南部,南山区的中部,以及宝安区的西部等地。2011年6-8月平均城市热岛强度为1.15度,比2010年增加0.08度;龙岗的西部和东北部以及光明新区的部分地区增加相对明显,但目前仍满足《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对热岛的有关要求。
从数字来看,0.1度的增幅似乎并不算是个大数,但其背后却有值得关注的气候事实。2011年的气候统计数据表明,全市大部分地区35度以上高温日数比2010年增加了4-5天,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和光明新区均有增加10天以上的区域,小部分地区高温日数甚至增加了28天。
高温天气与城市热岛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高温导致空调制冷的能耗增加,而空调能耗增加反过来又会加剧建成区的热岛效应,把温度往更高的数值上推。根据电力部门提供的用电负荷数据,2011年6-9月,深圳用最高用电负荷比2010年增加了约5%。
城市热岛是任何城市都存在的气候环境问题,理论上无法消除,但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控制热岛强度的增长和危害,例如:1. 夏季建筑空调温度严格控制在26度或以上,减少过度制冷增加的能耗,一些报道声称,华南地区夏季空调每降温1度,能耗增加10%;2.城市更新或新建项目应加强对项目的通风评估,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驱散聚集的人为排放热;3.新建建筑应从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建筑节能,提升节能水平,降低建筑能耗。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张立杰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