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5万、116.1万;174.1万、46.8万……截至10月10日上午11时,深圳市气象局在迎战今年第14号台风“小犬”过程中,于10月8日和10月5日制作的两期“预报+科普”视频分别在抖音和视频号上给出亮眼数据。
深圳市气象局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预报+科普”的视频制作模式?被众多网友点赞转发的出圈视频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针对广大网友关注的热点,经多方走访,今天我们深度揭秘以飨读者。
初心:让公众懂预报知风险会防御
每逢台风、暴雨等重大天气过程,深圳市气象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矩阵传播”的机制,针对重点内容和重要节点开展“一服务一策划”,依托深圳天气媒体矩阵530万+粉丝群,联合社会媒体“和声团”传播。通过全方位新闻发布、“整点播报”大小屏同步直播、重要预警预报信息靶向发布、突发预警信息短信发布,无缝隙和高时效为公众提供及时、详尽的预警预报信息,确保公众能够“收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实现公众气象服务“早、准、快、广、实”的服务目标和联动效果。
气象预报有如“天书”,如何让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孩子都能看得懂天气预报,及时掌握气候风险,并知道如何科学防御?秉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圳市气象局一直致力于从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对气象服务进行创新。
顺应短视频传播易被公众接受形势,深圳市气象局适时推出“预报+科普”气象服务模式。在“苏拉”台风影响深圳期间,由首席预报员与气象主播出镜制作“深圳天气”短视频小剧场,将严谨的气象预报与通俗易懂的科普解读相结合,对台风“苏拉”的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以及市民应对的建议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即将到来的风雨,提前做好防范。
图:迎战台风“小犬”期间,深圳市气象局会商工作场景。
流程:举全局之力出精品
“将预报和科普放在一起,用小剧场的形式,进行场景化趣味演绎,让我很容易记住预报结论。”深圳市民张女士对此次“小犬”台风迎战过程中两个有预报首席出演的小剧场视频点赞。
她说很好奇这样的视频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重大天气过程中,在预报员给出天气发展的最新预报结论之后,气象服务人员对预报信息进行研判分析,挑选出需要对公众进行科普宣讲的重要知识,再形成文案,确定是否需要邀请预报首席参演,然后便开始录制视频。”作为深圳天气视频监制负责人的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副台长的刘东华“解密”了视频制作过程。
他介绍,重大天气过程中的视频制作不仅是观象台和预报处两个部门间的联动与合作,深圳市气象局领导班子很多时候也是亲自策划选题。
此次迎战台风“小犬”过程中,深圳天气10月5日出品的名为《审完了,起风不是台风干的》科普视频便是深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德峰提出的创意,通过主播和首席预报的互动演绎,通俗易懂地让公众明白10月4日深圳地区刮的大风系冷空气导致,而非台风所致的科普知识。在迎战台风“苏拉”过程中,深圳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兰红平也曾点题,制作《谁是大湾区的风王?山竹 天鸽还是苏拉?》,在视频号上的播放量达到81.4万人次,引发公众对台风风力热烈讨论,从而达到沉浸式科普的效果。
幕后:快手制作收获百万流量
深圳市气象局预报处副处长李明华也深知公众服务需求,除及时调派人手配合陈元昭首席参演视频外,他还经常将预报过程中需要公众特别注意的预警预报信息以及重点防范的风险指出来,提醒各渠道在发布信息时予以突出,或做成小剧场视频予以解读。在今年“9.7”特大暴雨过程中,李明华就及时提醒各渠道对“列车效应”进行详细解读。
重大天气过程中,深圳市气象局也会提前将公众关注的相关问题做成相关视频进行科普。此次迎战台风“小犬”过程中,针对公众关注的发不发台风黄色预警,停不停课问题,10月6日晚上,深圳市气象局制作了一期科普视频详细讲述“较大可能不停课”的原因,在视频号上收获68.8万人次的播放量,抖音上的播放量更是高达141.8万人次。有网友点评:“原来,红色暴雨预警,黄色台风预警发布都有科学依据,严格流程,并非想当然地随性之举!”
图:从国庆期间就开始紧盯“小犬”,连续值守已四五天的陈首席在视频中的本色出演很自然。
动辄上百万流量的视频制作究竟花了多少时间?陈元昭首席说:“NG两三遍就可以了,基本上都是跟着周禹的节奏来,他让我做什么表情就做什么表情。”事实上,不管是值守四天战“小犬”,还是“头发凌乱”,对于陈元昭首席来说,均是本色出演。
图:自黑装扮的周禹让网友直呼可爱。
条纹大裤衩,是气象主播周禹值班的“工服”。网友关心的黑眼圈,则是周禹借用女同事的眼影。作为一个有多年气象工作经验的主播,周禹的出演更为原生态。他说:“每次重大天气过程中短视频的创作时间很紧张,因为预报结论往往来的比较突然,而且又是越早发布出去越好,所以留给创作的时间短之又短。”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甚至后期剪辑配乐,工作量极大,构思剧本最让人头疼,既要信息准确,重点鲜明,还要生动有趣简单易懂,在半小时内完成符合这些要求的剧本无疑是一个巨大考验,幸好深圳市气象局有“作战”经验丰富的团队。《审完了,起风不是台风干的》、《台风‘小犬’明天就走》这两个视频从剧本构思到制作完成每个都仅用了一个半小时,称得上是“快手”。
尽管陈元昭首席在视频表演中因值班憔悴的头像已被网友做成表情包恶搞,但他仍表示,有机会的话还要继续出演类似科普视频,“相对于传统说教式地预警预报,剧场视频科普效果好太多!”
“将气象科普融入重大天气过程”,共建共享科普资源,形成统一发声、联合行动、引导有力响应机制,这也是深圳市气象局做好气象服务的目标与准绳,为此,深圳气象人将全力以赴不辍追求。(文:易红梅 徐文文 孙通)